家庭醫生寫週記:新冠病毒測試 - 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新冠病毒測試 - 鄭志文

突然,新冠病毒感染確診個案急劇上升。而且很多是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意味現時香港處於社區爆發。最樂觀情況是每日確診個案維持現時數字一段短時間後回落,再暫歸於平靜。

政府採取的抗疫策略一直是圍堵和隔離,目標是找出所有染病人士和帶菌者,在指定地點隔離,希望病毒不會經他們繼續傳播。圍堵政策第一步,是要用有效方法找出帶菌者。現時認可的確診方法是「核酸測試」。政府化驗所、過關證明、健康碼都是以核酸測試為標準。
核酸測試是「核糖核酸(RNA)測試」的簡稱。新冠病毒有特定排序的核糖核酸,就像人類有特定排序的 DNA 一樣。探測到這些核糖核酸,就代表有新冠病毒存在。現時這類新冠病毒核酸測試,需要特定儀器、特定試劑,在化驗室中進行。

新冠病毒主要存在於上呼吸道,亦可以在糞便中找到。檢測方式,最常用是收集鼻咽分泌物,送到化驗所做核酸測試。政府門診是收集深喉唾液,即是混和咽喉深處分泌的口水。由病人自己吐入樣本瓶。這方法簡單,傳染採樣人員的風險低。不過,這方法要病人主動合作,有機會出現假陰性結果。另外方法是採樣員以拭子從口部採集口腔及喉部分泌;或從鼻孔進入鼻咽,採集分泌。這些方法比較準確。但病人會有些不適感覺,交叉感染的風險亦較高。

市面另外有一些新冠病毒的抗體測試劑,是檢測血液中的抗體。原理是身體受新冠病毒感染,會製造對付這些病毒的特定抗體。所以在血液中探測到這些抗體,就間接知道病人曾受感染。注意,是「曾受」感染。身體製造抗體需要時間,不同的抗體種類,可以在短至一天,長至幾十天後在血液中探測到。所以抗體測試不是無用,但需要足夠大型研究,了解抗體在血液中出現的時間、次序和作為檢測工具的敏感度。暫時抗體測試是用作輔助診斷,或者作普查,檢視群組在指定時段內的感染率。

香港暫時未有條件作全民篩查。無論人手、化驗設施、跟進處理程序都不足夠應付。正因為資源有限,完全無病徵、無直接接觸史人士現階段不適宜大規模檢測,以免拖慢高危群組的化驗和確診時間。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