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香港累積確診宗數眨眼間已超過二千宗,以目前每日新增確診數十宗的走勢估計,確診超越四千宗並非不可能。
五六月時本港有近五十日錄得本地零確診,當時不少人預測下半年環境會好轉,經濟可望反彈,香港人大可在九月間恢復一切正常活動。
怎知道防疫一時疏忽,「豁免檢疫」人士成為漏洞,隱形播毒者滲入各市區而整個社會懵然不知,至今引致疫情大爆發,政府難以控制,有「竹君BB」外號的張竹君醫生在每日記者會勸喻「長者不要多出街」,不幸地是「來得晚了!」
長者不出街,若是一人獨居,即使在正常時期,也會有隱憂,長者安居協會主席方敏生曾對左丁山說:「希望香港長者能常戴一線通智能手錶,萬一有事發生,可立即按鍵接通服務中心,二十四小時服務,提供緊急支援。」這一線通智能手錶,配備四重定位技術(GPS + BDS + WiFi + LBS),網絡覆蓋範圍廣,即使用戶身處沒WiFi,透過GPS,也可讓中心職員查找得到位置及時間信息。
方敏生又云:「在疫情時期,中心職員若持久沒收到智能手錶用戶的信息,便會主動打電話問候,要肯定用戶沒有意外發生,獨居老人尤其是服務中心的關注重點。」方敏生言及香港有很多善心人,一些捐錢給長者安居協會作營運費用,另一些人則到中心當義工,幫忙打電話給長者用戶,知道有發生事情便會致電999、召喚救護車,傳送電子病歷至公立醫院急症室(與醫管局合作),搜查用戶所在,通知緊急聯絡人,跟進用戶入院後情況等等。
六月時聽了方敏生的介紹,老實說,並不太在意,因為自己行得食得,屬極活躍分子,不必成為長者安居協會的智能手錶用戶。到了7月20日,回到中環的私人辦公處所,面積細小,多年來有一位兼職女士,每星期來服務四至五小時,以保持清潔衛生,7月20日卻不見她上班,事先無通知,於是發電訊給她,不見回覆,也不太為意,怎知到了下午,得她友人通知(友人就是介紹她給左丁山的女士),兼職女工M姐平時要吃血壓藥,約60歲,獨居公屋,早上她的女兒用電話找她不到,向管理處求助,下午證實她已在單位內歸天,猜想是她周末在家出事,因獨居而無人知道救援。左丁山聞訊,震驚哀痛,剎時想起「一線通智能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