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孩子被中文科老師要求課外閱讀要睇《西遊記》,原文喎,究竟老師自己睇過未: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則得陽氣,而丑時則雞鳴;寅時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時則挨排……
以上,《西遊記》第一回第一段,你叫小朋友不瞠目結舌、打呵欠才怪,怎看下去?我大膽估計,初中老師也沒看過,他們能解得通嗎?他們那一代成長於《龍珠》漫畫孫悟空集體回憶,或僅曾接觸簡易版本,浮光掠影,輪到自己執教鞭,訴諸名校虛榮感,強加在小朋友,要睇當然睇原著,結果得啖笑。
以為《西遊記》屬於兒童文學?純粹誤會,那因為戲曲和影視改編。仍舉第一回做例,便夾雜十八首隱晦難明的古典詩詞,全書一百回,可想而知。我敢說,四大小說最深是《西遊記》和《紅樓夢》,用文言文的《三國演義》反而較易懂。文言文二千年來語法穩定,不同時代的白話文才無所適從,是本欄經常提及的。
無論如何,我不贊成中一學生讀四大小說原文,從前悠閒社會容許,現在太多新科技資訊更值得學,還得練樂器練十八般武藝,時間一樣廿四粒鐘,不想孩子活活累死的話,唯有囫圇吞棗,「擸」過當讀過,自欺欺人。
認真你就輸。
先是給孩子嚇壞,評《西遊記》,豈不是博士論文?孩子說:「老師話字數二百字之內。」哦唓,那就輕鬆了,何止到喉唔到肺,簡直未入口腔啊。倒是,二百字內評述煌煌巨著,老師想學生吹什麼牛皮?孩子連吹牛皮都懶,偷偷告訴我:「Google關鍵詞『西遊記』和『讀書報告』,有得抄啦!」想想也對,網上守望相助,恆河沙數,老師怎捉出術?況且再講一次,我賭老師也未睇足原著,彼此將將就就,功課猶如國王的新衣,明明赤膊,卻互不踢爆。或者說,中文教育就是一場大話西遊。
講就天下無敵多元化乜乜物物,到頭來,水平每況愈下,已經是職場共識。
別煩啦,孩子又忙着要(抄)寫《水滸傳》讀書報告。大學教授都無佢咁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