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過度對沖 年底或錄大虧損國泰不排除再抽水

燃油過度對沖 年底或錄大虧損
國泰不排除再抽水

【本報訊】國泰(293)昨日發佈供股文件,披露多項最新財務情況及預測,包括每月虧損減半、延遲兩年交付空中巴士節省開支,以及燃油對沖虧損等資料。受疫情影響,集團預計油耗處於「過度對沖狀態」,至年底將錄大額虧損,不排除未來要再進行股本融資。分析預期,航空業難顯著復蘇,料國泰繼續「燒錢」,並要「股東埋單」。

燃油對沖業務一直左右國泰的業績表現,集團在供股文件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致使航班規模減少,導致集團在預計油耗方面處於過度對沖狀態。根據適用的財務報告準則,盈餘對沖將歸類為無效,預期於今年底止可能錄得大額以市價計價的虧損,並於同期的損益中確認;亦不保證不在今年損益中,確認更多以市價計價的虧損。

有意見認為,國泰有機會於第四季裁員。資料圖片

推遲接收飛機減開支

為應對艱難局面,國泰推行多方措施,包括推遲交付飛機。集團表示已與空中巴士達成協議,將今明兩年交付的A350-900及A350-1000型號飛機延至最遲2023年交付,將2020年至2023年交付的A321neo型號飛機延至最遲2025年交付。國泰亦提前與波音協商延期交付777-9型號飛機,預期能在中短期內為國泰節省現金開支。

然而,上半年客運收入跌至去年水平的僅約1%,意味國泰初始每月營運虧損現金25億至30億元,主要由於向客戶退還高額款項。由於已盡量減少客運服務,虧損現金已減至約15億元,且預期將維持於目前水平。整體而言,國泰今年7月的計劃運力約為7%,且預期8月將經營約10%航班。 國泰董事局坦言,未來將繼續尋求改善資本架構的機會,當市況合適時,國泰或會再進入股本及債務資本市場以增強資產負債表狀況。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表示,不抹煞國泰未來融資的可能性,但預料今年內配股機會不大,「政府早前出資400億拯救,應該夠捱到下年;但航空業未顯著復蘇,所以未來再融資機會大。」他又指,隨着疫情持續蔓延,加上中美關係緊張,為經濟前景帶來不明朗因素,航空公司及旅遊業仍然受壓,預期國泰會繼續「燒錢」,並需「股東埋單」,故籲小股東自行衡量風險。

料聖誕旺季仍難樂觀

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基建行業分析師尤璐雅稱,虧損預期之內,又指「配股很難說,要視乎市況」;但國泰下半年較上半年表現稍為改善,「即使飛機仍然不能飛,但現時內部營運仍能持續,故對公司不會太大影響。」

曾任國泰機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表示,國泰靠政府泵水應能撐至下年,現時國泰主要靠貨運幫補,「但係疫情第三波都已經將旅遊氣泡篤穿,聖誕新年、暑假等傳統旺季都全軍覆沒」,預料公司將於第四季裁員,「港龍都可能要拆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