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孔子學院近年在外國紛紛關閉,風靡全球的TikTok(抖音國際版)也遭到美澳等國家封殺,讓中國在軟實力發展上灰頭土面。中國自2000年代初銳意發展軟實力,要向國際宣揚其五千年歷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黨國體制如影隨形,國家行為無處不在,但中共專制的先天缺陷使中國如同瘟神,「掂嗰樣死嗰樣」。在中美新冷戰的大格局中,中國的軟實力發展是否已迎來末章?
「軟實力」1999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奈伊(Joseph S.Nye,Jr.)提出,意指用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影響力去吸引和說服別國,有別於傳統的經濟及軍事等硬實力。「拳頭硬了別人也不一定認可你。」內地網民貼切地形容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軟實力不足,導致國際話語權闕如的困境。2004年是標誌性的一年,中國在南韓首爾成立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對外宣傳中國文化及語文。其後發展如雨後春筍,創辦至今全球已有540所孔子學院,遍佈162個國家和地區。
藉孔子學院 干預學府決定
孔子學院被認為是模仿德國的歌德學院,後者是民間教育機構,僅受託於德國外交部,執行對外文化政策範疇內的工作,包括語言教學和傳播德國文化歷史,在世界享譽甚高,孔子學院實際上卻是為中共官方宣傳。將於下月關閉孔子學院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稱:「這裏的孔子學院從來沒有開設過語言課程。」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2009年曾因該校的孔子學院反對,取消達賴喇嘛的訪問,這些有濃郁國家行為意味的事件不是孤例。
更甚者,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孔子學院院長宋新寧,去年10月更因間諜行為被禁入境比利時。難怪人權監察組織去年的報告直指「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的海外延伸,審查學院教材的觀點與內容,確保一切政治正確。」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前副教授吳強指出,中國的軟實力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的建構出來,是中國的資本、媒體、市場、政治力量、大學、知識分子的共同產物,學院的話語相當統一、不豐富,「在2008年京奧後,孔子學院迅速呈現出一個內捲化現象(即文化模式去到某個程度後停滯不前,無法進化)。
吳強進而提到:「一開始教授漢語茶道,後來在這五年八年間,內核東西表現得越來越多,體現出中國霸權式的話語,包括四個自信、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書籍,與中國咄咄逼人的全球霸道擴張是連在一起,引起外國警惕,故受到不同程度的杯葛。」他認為,孔子學院目前已去到一個黔驢技窮的狀態,對中國故事的解釋力趨於零,沒有能力去展現自己是文化交流的一部份,這是孔子學院面臨的困境。數據顯示,美國有超過100家孔子學院,目前大約40家已經關閉;今年4月,瑞典也關閉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成為首個徹底謝絕孔子學院的歐洲國家。
抖音TikTok 涉自動安裝間諜軟件
孔子學院飽受批評之際,橫空出世的中國短片式社交App抖音異軍突起,為中國軟實力點起了續命燈。抖音2016年在中國上架,迅速攻陷中國年輕人市場後,其後更衝出國際,目前全球用戶近10億。美國有5,000萬用戶,印度更一度達到1.2億用戶。有分析指,TikTok(註:抖音國際版的名稱)在海外的成功離不開用戶所創造出熱點元素和歌曲,例如中國流行歌曲〈學貓叫〉,節奏輕快,可配合舞步,易唱易跳,吸引多國用戶爭相仿效。這可算是中國首個在海外市場有廣泛影響力的手機App,也象徵了中國網絡文化海外輸出的成功。
抖音集團一再強調抖音與TikTok互不相干。惟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TikTok美國員工被迫審查冒犯中國政府的「文化上有問題的內容」,如香港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期間,在TikTok搜尋香港,只見玩樂資訊,絲毫不見抗爭運動痕迹。去年11月,美國17歲高中女生Feroza Aziz,邊化妝邊批評新疆集中營問題,獲得了160萬個點擊,不久之後無法登錄賬號。TikTok的解釋令事件更添疑雲:先稱Feroza Aziz因曾在一個被禁的賬戶上傳拉登的影片而被封賬號,後又稱「由於人工審核時的錯誤,短暫下線過50分鐘」,並為此表示歉意。
事實上,英國《衞報》去年早已指出,土耳其TikTok已將天安門事件、西藏問題列作敏感內容,LGBTQ議題曾一度被審查。TikTok是否姓「黨」的疑雲揮之不去,惹來外界質疑。在去年北加州的一宗訴訟中,超過100名抖音的國際用戶指控抖音嵌入了百度及中國廣告服務商Igexin的源代碼及代碼,可使開發人員能夠在用戶的手機上安裝間諜軟件;另指控抖音2019年4月將用戶數據轉移到了中國的兩台服務器。美國政界人士認為抖音不僅輸出中共的內容審查,而且美國軍人也有使用抖音,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也構成威脅。
TikTok負責人朱駿去年11月向《紐約時報》表示,全球用戶的所有數據都儲存在維珍尼亞,備份伺服器在新加坡。「如果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親自要求撤下一段影片或交出用戶數據?」朱駿當時不假思索地表示:「我會拒絕他。」然而斬釘截鐵的回應,沒有為抖音贏得信任,反而隨着一波又一波的中美政經衝突,抖音成為白宮封殺對象。槍打出頭鳥,抖音是中國App闖進國際龍頭,美國務卿蓬佩奧本月初向霍士新聞表示,華府確實考慮禁止國內民眾使用包括TikTok在內的中國社交應用程式;白宮幕僚長梅多斯上周三更指美國將在數周內公佈限制中國社交媒體的措施。抖音生存空間岌岌可危。
不對等交往 展現中共入侵野心
面對國際的質疑與封殺,孔子學院與抖音是殊途同歸——撇清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教育部本月初公佈,孔子學院品牌將由多家高校、企業等發起成立的民間公益組織「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全面負責運行。抖音3月初則在洛杉磯建立了「透明中心」,向監管機構和公眾展示如何審查內容;向來沒有總部的抖音(最高主管常駐上海)曾有意於英國倫敦設立全球總部,惟隨着英國全面禁止華為後,設總部的談判已暫停。
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陳智傑指出,中國非但在軟實力舉步維艱,近年國際甚至意識到中國所提倡的不是軟實力而是銳實力。銳實力(Sharp Power)2017年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所創,指的是「威權政府採用的侵略性和顛覆性外交政策,目的是將其權力投射到另一個民主國家」。《外交》雜誌有文章特別提到孔子學院是銳實力的例子。「銳實力的一個重要立論乃基於中國與世界的不對等交往。」陳智傑表示,最明顯的例子是民主國家不能在中國宣傳,中國媒體卻在人家的地方大肆宣揚民主國家如何不濟,而TikTok可以去外國,Instagram不能到中國也是一例。陳指出:「至少西方輿論比較相信銳實力的講法,學術界也多人討論,而非國際社會牙癢而講。」《無聲侵略》(2018)、《大熊貓的利爪》(2020)等探討中國銳實力入侵世界的書籍之盛行,多少也反映出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恐懼感。陳智傑表示,銳實力已經有一套理論:非民主國家發展軟實力的結果會導致了銳實力,中國政府要去回應。
回應文首,問題核心是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陣營對中國的嚴重不信任。中國軟實力能否避開國家的影子?陳智傑坦言這比較難,因黨政一家的中國民族主義高漲,動輒「雖遠必誅」的形象在國際間不討好,中國如要繼續發展軟實力,其中一樣要做的就是「說服其他國家,他們不會受到中國民族主義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