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係為我而設。」如果沒有疫情,說這番豪言壯語的33歲「女車神」李慧詩(Sarah)此刻應身在日本伊豆,準備出戰東奧,為香港爭金,疫情打亂全球,但沒打垮她的信心,今日正值東奧一周年倒數(上圖),Sarah說:「我對日本有情意結,延遲一年依然好想參加。」
記者/攝影:徐嘉華
去年八月伊豆舉行的日本盃場地單車賽,吸引不少海外選手參加,包括Sarah、勁敵英國的瑪珍治及澳洲的摩頓等,大家都希望在東奧比賽前一年到伊豆適應一下天氣、飲食及衞星選手村等;誰料到,一場武漢肺炎,令東京奧運延至明年7月23日開幕,全球運動停擺,Sarah上一個比賽是三月初的柏林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接近半年沒比賽,以為會動搖她的信心,可幸沒有。世界各地仍陷入疫情恐慌,東奧是否辦得成也沒人敢肯定,問Sarah此刻是否仍期待,她說:「我對日本有情意結,所以依然好想去。」
伊豆「鑊場」半個主場
時光倒流一年前,Sarah領軍的港隊飛到伊豆修善寺比賽,這裏沒有東京的煩囂,有的是小鎮的寧靜清新,亦是Sarah年輕時常來訓練的地方,不同是她現已高踞爭先賽世界一姐位置,手執三面世錦賽金牌,雖然今年三月柏林世錦賽未能衞冕兩冠,最後以爭先賽銅牌及凱林賽第四完賽,但無損她的信心。
Sarah跟伊豆修善寺的情意結始於2005年其18歲時,當時香港還未有室內場地單車「鑊場」,加上修善寺是WCC(世界單車培訓中心)的亞洲基地,「鑊場」又多,Sarah由18歲到22歲的單車歲月,每年都去4、5次,這些年加起來超過廿次,她說:「當時香港除咗冇室內鑊場外,亦好少短距離(如爭先賽及凱林賽)隊友,但修善寺有好多車手訓練,大家喺切磋中進步很快。」光是修善寺一區,至少有五個「鑊場」,包括明年東奧比賽的伊豆單車館。
Sarah每年都會到修善寺參加日本盃,去年參賽期間亦入住當地為東奧而設的衞星選手村Laforet(拉佛樂特溫泉度假村),車程距離賽場只需30分鐘,Sarah讚口不絕:「間酒店環境舒適,有溫泉,好有度假感覺,喺奧運嘅緊張氣氛中,正需要呢個感覺去緩和,比賽時先發揮到最好狀態。」
刷新亞洲紀錄大爆發
難怪當東京奧組委宣佈為節省開支,將場地單車由東京改至有現成鑊場的修善寺舉行時,Sarah是最開心的一個:「講真,13年東京成功獲奧運主辦權時,我冇諗過自己會踩到𠵱家,後來決定挑戰東奧,知道喺我自細踩到大嘅修善寺比賽,即時有個好親切、好似返到屋企嘅感覺,相信到時認識嘅日本人都會為我歡呼。」
除了對日本的情意結,Sarah的信心主要建基於過去兩年的大爆發,從長達18個月(18年7月6日至20年3月1日)的東奧達標周期,當中共有2個世錦賽、2個亞錦賽以及最好成績的6站世界盃(Sarah參加了8站),她以世錦賽2金1銅、亞錦3金1銀以及超額完成的世界盃10金1銅,為香港穩奪女子爭先賽及凱林賽東奧席位;去年12月澳洲布里斯班世界盃,她在女子爭先賽的200米計時賽,刷新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10秒387,氣勢一時無倆,被視為香港奧運金牌希望。
享受比賽年齡非問題
雖然今年三月的柏林世錦賽,Sarah衞冕兩冠失敗,由22歲的德國新星軒絲獨取爭先賽及凱林賽2金,但Sarah沒失信心,期望遇強越強:「舊年我狀態真係好好,只有1、2個車手可以同我交量,到奧運延期一年,我好期待,對手有更多時間諗新招對付我,大家一齊變強,競爭性先大,觀賞性先高。」
面對不少比自己年輕的對手,Sarah坦言年齡不是問題:「唔少人問我奧運延期一年,我又大一歲,會唔會有影響?其實人人都會老一歲,唔係得我老一歲,大家對運動員嘅感覺係30歲就應該退休,但唔少歐洲車手比我年長,有啲到咗36歲仍攞到奧運金牌(英國名將Chris Hoy於12年倫奧以36歲奪男子凱林賽及團體爭先賽2金),所以唔需要擔心年齡,只需每日做好自己。」
經歷12年倫奧凱林賽奪銅、16年里奧意外失去決賽資格,Sarah想以 「享受」去迎戰東奧,她說:「每一次參加奧運,我都以獎牌為目標,12年首次去,感覺係贏唔贏到牌都冇所謂,搏盡就夠,16年有啲緊張,準備里奧嗰四年生活好繃緊,所以今屆要以『享受單車生活』嘅心態去備戰,你見我邊踩車邊讀書(浸大),得閒同家人去旅行,呢啲都係我過去兩年戰無不勝嘅原因。」Sarah爭東奧金牌的日期包括明年8月5日的凱林賽及8月8日的爭先賽。
「哈日一族」的Sarah,最愛日本的乾淨、喜愛的食物是鰻魚、腐皮壽司及玉子燒;這段日子她放慢腳步,輕鬆訓練及鑽研新戰術,還自學日文,她說:「自學咗好耐,我好尊重日本文化同禮儀,學日文好開心,明年去日本參加奧運,如果我識聽少少,講少少就好喇。」距離東奧還有一年,Sarah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