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證實,武肺患者呼吸或說話時釋放的微飛沬可傳播病毒。內布拉斯加大學的研究首次發現,體積小於五微米的微飛沫可在實驗室中再生,助證了不只是咳嗽和打噴嚏,正常呼吸和說話也可傳播病毒,而病毒移動的距離遠超於兩米。
微飛沫傳播 距離遠超兩米
團隊在五間病房中以離地約30厘米的距離採集樣本。病人說話時產生的微飛沫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即外界所指的「氣霧」,加上有部份病人咳嗽。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桑塔皮亞(Joshua Santarpia)的團隊利用與手機大小相若的儀器蒐集樣本,但「密度一般很低,把物質復原的機會極微」。團隊蒐集到的微飛沫樣本最小達一微米。
團隊把樣本在實驗室中培植,在18個樣本中發現有三個可自行再生。桑塔皮亞指這代表微飛沫有傳染力。研究結果僅為初步,尚未刊登於經同行審核的學術期刊。同一團隊於3月時曾發表論文指,住院武肺患者的病房中的空氣有武肺病毒。
科學界一度否定病毒透過微飛沫傳播的可能性,世界衞生組織(WHO)至本月初才改變立場。桑塔皮亞直斥討論「被政治凌駕科學」,「我認為大部份研究傳染病的科學家都同意病毒有可能透過空氣傳播,只是傳播力有多大或許未有共識」。專研空氣傳播的專家馬爾(Linsey Marr)就指難以量度空氣中的病毒含量,「如假設病毒可透過氣霧傳染,我們吸入就會受感染」。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