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搞得成?」不少人質疑因疫情延期1年的東京奧運是否能於明年7月23日如期開幕,國際奧委會(IOC)上周公佈最新東奧場館及賽程,跟原定的大同小異,東京疫情未放緩,但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本周也肯定的說:「務必要開賽,希望明年東奧象徵着人類戰勝疫情,這次奧運一定要確保安全、削減花費及精簡化。」
IOC及東奧組委於今年3月決定延期1年,大會保留「2020東京奧運」這名字,但小池百合子所講的「精簡化」會否意味着閉門作賽或者減少參賽人數,現仍未有定案,但已知的是,原本由2013年獲得奧運主辦權至2030年這17年,日方預計可為日本帶來約2.2萬億港元收益這如意算盤不太可能打響。
日媒透露東奧籌辦經費高達2,000億港元,關西大學榮譽教授官本勝浩表示,延辦令日本國內經濟損失達460億港元,原本預期東奧贊助約240億港元也「凍過水」,當中包括15間「金牌贊助商」,企業須付78億港元才獲此「金牌」榮譽,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支付了112億港元轉播費,但延期後未知會否跟其他賽事撞期而「縮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