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控上游制高點 - 區家麟

牢牢掌控上游制高點 - 區家麟

每次聽到林鄭月娥說,立法會參選人會否被DQ由選舉主任決定,我就發笑。

關鍵問題是,誰決定誰去當選舉主任?當然是官僚層級的大老闆甚或是林鄭及其背後的指揮棒話事,此乃牢牢掌握管治權的妙處:操人事任免生殺大權,而完全不需要向外界解釋。

操控DQ主任自能左右選舉

特區政府為了籌備DQ萬無一失,罕有地改變往日由本區民政事務專員出任選舉主任的慣例,現時五名出任地區直選的「DQ主任」,均在提名期前一個月換了人,全屬新委任,最新人選更從保安局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助理秘書長調任,保證屬嫡系人馬、深明風向、忠誠而厚顏,自然DQ如意。這也是抓緊管治權的妙着:除了掌控人事,更能操控行事規則,也操控何時打破慣例。

林鄭月娥說,選舉主任根據客觀事實和證據去決定是否DQ,亦屬笑話。權貴言行說明了,國安法之下,「光復香港」是否違法、何謂「引發對國家的憎恨」、如何才算「勾結外國勢力」,界線模糊,任由掌權者詮釋。這也是掌控行政權的先天優勢:法規訂得含混,就能任由官僚解說。

棋子佈置穩當,各自就位,自然張弛有道,能放能收,DQ 還是不DQ,到時看大棋盤大戰略,乾坤挪移。要操弄選舉結果,不需在票箱做手腳,只需操控誰來當DQ主任。

此乃千方百計確保操控上游制高點的原因,一如控制洪水,下游平原寬敞,逐個堤圍加固,耗時費力,而且疲於奔命,難有保證,出錯機會高。故大壩水庫均建於中上游,牢牢握住制高點,從源頭處控制水量與流通渠道,既能避險,又能適時滋潤自己友。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談「審查」時說過,當今的社會操控,不需要直接威逼你做甚麼不做甚麼,而是透過社會組織的結構性控制,影響結果。例如要影響傳媒報道,不用戴着臂章的審查員指導你如何寫新聞,只要管控「表達的渠道與表達的形式」就可以,即是透過影響傳媒老闆去指派聽命的總編輯,自然能操控誰有發聲表達的機會、分配寶貴資源用在甚麼地方,也能管控行事規則的製訂與詮釋,自然能影響新聞內容。

共產黨不是吃素的,組織的操弄與滲透,黨國最擅長,同樣的操控也出現在香港的司法系統中。

法官的審案準則,大體上就是法律本身。無論法官多「獨立」,都是依法律原則與條文去審案;當政府強推惡法,當律政司強行檢控,政治案件送到法官大人座前,法官如何公正嚴明,也只能依惡法審判,難以逾越。本來普通法設陪審團,他們的判決不需要亦不能夠向任何人解釋,有「法外施恩」的空間;但國安法下,抓權者佈下天羅地網堵塞「漏洞」,是否有陪審團,由律政司決定;是否檢控,亦是律政司的大權。一切未夠安心,再賦權由傀儡行政長官委派國安法官審案,結果就是,權貴不用操控法官如何判案,審判結果心想事成。

司法遭全盤操控,還講甚麼國際仲裁中心?言論自由受限,老大哥享無盡權力秘密監控,還剩甚麼價值令國際媒體與資訊科技公司不捨香港、堅持捱貴租也要留下?商界專業界與公務員時刻要三省吾身政治正確,還說甚麼一國兩制?

全面操控制高點,不用坦克車亦有鎮壓實效,只是黨國食相猴擒,孤高傲慢,自信嚇人,讓全世界警覺,「命運共同體」如魔咒,民族復興夢驚心。

區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