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非沉靜 或有活躍火山結構

金星非沉靜 或有活躍火山結構

最接近太陽的第二顆行星——金星在地理上或許不是我們原先想像般沉靜。科學家近日在金星發現至少有37個火山結構,大可能仍然活躍。

不如地球般有板塊活動

很多科學家曾經認為,金星不如地球般擁有活躍的板塊活動,過去五億年在地理上都處於休眠狀態。最近,科學家再仔細研究金星,卻有不一樣發現。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科學家古爾徹(Anna Gulcher)指,「我們的研究工作顯示,直至今天,有些(行星的)內部熱能仍會到達表面」,而這種現象只會發生在近來活躍的冕狀物(Corona)。

「冕狀物」是橢圓狀的地質結構,通常是由行星內部深處的熱岩上升到表面而形成,反映該處曾有過地殼和岩漿活動。根據這份於《自然地球科學》發佈的研究,科學家透過歐洲金星探勘任務「金星特快車」收集的數據,和金星探測器「麥哲倫號」於1990年代拍攝的雷達圖片,檢視了金星上133個冕狀物,並發現37個在過去200萬至300萬年內曾經活躍。以地質年代單位看來,數百萬年只是一瞬間的事。因此,古爾徹指「金星明顯不如我們過往所想般,地理上死亡或休眠」。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