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競爭對手 逼歐盟為華為開綠燈華威嚇制裁 諾基亞 愛立信

針對競爭對手 逼歐盟為華為開綠燈
華威嚇制裁 諾基亞 愛立信

【中美角力】英美目前相繼禁止華為參與5G 網絡建設,現時華為的生命線可謂掌握在歐盟的取態。美媒《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一旦歐盟抵制華為,北京將會制裁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歐洲兩大電訊設備製造商愛立信(Ericsson)及諾基亞(Nokia),限制兩企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出口。中國外交部強烈反對有關報道,稱「消息毫無依據,是惡意揑造的假新聞。」

縱觀已公佈5G取向的國家,大致上若不是使用華為,就是使用愛立信及諾基亞,使用韓國三星及日本NEC屬於少數。愛立信及諾基亞的總部分別在芬蘭及瑞典,兩國都是歐盟成員國,或許有助取得歐盟定單。若華為未能取得歐盟5G定單,加上其手機業務不能使用Google 服務,雙重打擊下其業績將受重挫。

美國及歐洲多國紛紛抵制華為。 互聯網

或適得其反 嚇走外資

《華爾街日報》稱歐盟一旦禁止華為,中國會報復在諾基亞和愛立信的中國業務,限制出口。知情人士指「這是最壞的情況,只有在歐洲國家嚴厲打擊中國供應商並禁止他們進入其5G網絡的情況下,北京方面才會這麼做。」

諮詢機構安可顧問(APCO Worldwide)的大中華區主席麥健陸(Jim McGregor)認為,中國的行動可能適得其反,更令外國公司憂慮在華營商,甚至驅使他們撤出中國。《華爾街日報》則分析指,中國計劃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是中國在去年5月曾表明制訂一份外國實體黑名單,但官方至今仍未公佈名單的企業及個人。

目前諾基亞和愛立信在中國都有製造廠及接近一萬名員工,報道引述消息稱諾基亞已在幾周前制訂轉移全球生產的應急計劃。有兩公司的知情人士指,這兩家公司可以通過將生產轉移到亞洲其他地區、歐洲或北美來應對中國的限制。

報道又指早在去年時,該兩間公司已開始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既想避過美國對在中國製造而又運向美國的貨品徵收關稅,另一個原因是的是明確告訴所有客戶:「產品沒有任何安全風險,因為產品不在中國」。

中國擬以制裁諾基亞和愛立信要脅歐盟。

華外交部斥責「假新聞」

目前歐盟對華為5G 的態度沒有統一指標,在1月時仍稱成員國可按自由採取華為政策,但外界相信歐盟未來會發表報告,列出27個成員國對華為的態度。目前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羅馬尼亞及瑞典等國家,均禁止華為參加5G網路建設,法國昨宣佈跟隨意大利,將華為排除在核心移動網絡。至於德國則仍未表態,有報道指德國電訊反而加強與華為的商業合作。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指出,中國必須為不良行為付出代價,呼籲歐洲各國效法英國,禁止華為參與5G。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斥責《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不實,說:「所謂知情人士的消息,編造類似的假新聞,無非是為了挑撥中歐之間的良好合作關係。」他強調中國對包括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電信企業參與中國5G市場保持開放態度,希望歐洲國家也能為中國企業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華爾街日報》/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