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豪花800億元公帑的保就業計劃不設任何申請門檻,一直被外界批評明益大財團。最新公佈的資助名單顯示,多間經營超級市場的大集團,其業績在疫情期間不跌反升,但照樣可申領公帑代出糧。當中,惠康的母公司取得近四億元資助,百佳和屈臣氏亦合共取得2.6億元。
第五批保就業資助名單中,共約9,000名僱主受惠,發放工資補貼額約41億元,承諾受薪僱員約18.6萬人。名單顯示,牛奶公司獲最多資助,補貼額為3.99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兩萬多人。該集團旗下企業包括惠康超級市場、Market Place by Jasons、7-11便利店等。另一便利店,OK便利店有限公司獲發6,119萬元,至少聘請3,540名員工。
舉報僱主違規增51%
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屈臣氏集團,多間公司獲得補貼。百佳超級市場獲逾1.61億元資助,承諾受薪僱員約8,000人。屈臣氏零售(香港)亦獲補貼7,175萬元,涉及受薪僱員人數2,960人。屈臣氏有限公司亦獲3,877萬港元,受薪僱員涉1,448人。運輸行業方面,城巴有限公司和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分別取得8,262萬元和5,132萬元,承諾受薪僱員為3,352人和1,986人。屬國泰集團的香港快運航空取得近2,775萬元,承諾正少聘用1,026人。
投訴僱主違規的舉報比上周多51%,保就業計劃秘書處表示,截至昨共收到174宗舉報。
個案主要涉無理辭退和減少員工人數、不適時發放工資或減薪,亦有公司疑似倒閉或轉換經營者。秘書處至今向勞工處及海關,分別轉介21宗及一宗投訴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