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秘聞】「一小撮人」的exposure - 遮打道口水佬

【投行秘聞】「一小撮人」的exposure - 遮打道口水佬

侵侵簽署執行《香港自治法》,傳聞會有制裁金融業的措施,消息不絕於耳。究竟會唔會有金融制裁?係制裁啲乜嘢?制裁相關人士還是金融企業,分別會好大。

有報道話,最近各大外資金融機構紛紛「審查」自己對相關的人士或金融機構的exposure有幾多。金融操盤乜嘢都係講exposure。Exposure,一個咁重要嘅概念,好奇怪,中文卻無一個好貼切嘅直譯名詞。Anyway, 總之就係,如果有乜大鑊嘢發生在相關嘅人士和企業身上,個盤會有乜嘢後果,銀行和市場頂唔頂得住先?對金融業來說,應付人比較簡單,叫個客關戶口踢走佢就是了。落雨收傘永遠係金融業的the way of life,接受唔到,唔該唔好入行。

如果制裁嘅係企業就複雜好多喇。你估外資機構audit exposure淨係畀自己睇咩?佢哋係要畀「大佬」睇吓the latest overall exposure,如果郁手時將會係點。事實上真係有N樣要考慮,但好簡單,就搵一個簡單例子嚟解釋吓。

當美國真係話要制裁一間機構時,除了在政治上話唔准同呢啲企業有業務往來之外,最重要嘅一環,就係所有和這間金融機構的直屬相關股票、債券或其他securities嘅lending values會即刻變晒做零。即係話,之前銀行話嗰件貨可以按X成畀你,𠵱家唔好意思,無得再按,一係沽咗件貨還錢,一係自己搬錢入嚟還錢Ok?

決定會唔會制裁一間機構,其中一樣最重要就係要睇吓,呢間嘢在自己的銀行本簿和市場嘅持貨量高唔高。一般流通量越高,持貨量也就是lending values越高,潛在exposure就越大。金融操盤,揸住件「正貨」然後借上借係好普通嘅事,如果一個唔覺意把件「正貨」制裁,個exposure咁大就巳經唔單只係香港自己嘅risk,而係好可能變成世界金融市場嘅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美國會唔會背上這個污名?

相反地,如果有邊間機構嘅持貨好歸邊,佢直屬securities 嘅range又窄,就算郁你都係死「一小撮人」,咁美國佬就有可能會考慮,明未?


遮打道口水佬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