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題考起 通識表現大跌

國安題考起 通識表現大跌

【本報訊】今屆通識科罕有地要求考生就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以及新聞自由的「兩難」闡述,有考生直言題目敏感,令他們陷於兩難,試題的難度反映在成績上。考評局指今年通識科表現遜往年,考獲4級或以上成績考生的百分比較去年大減近九個百分點,估計因考生對部份題目所考核的概念掌握較差。

教師︰概念較艱深

今年日校考生在通識科的整體表現較去年差。分別有88.4%及7.1%考生取得第2級或以上成績或取得第5級或以上成績,兩者均下降約3%。跌幅最大的區間為中游考生,考獲4級或以上成績考生的百分比較2019年大減近9個百分點至31.1%。

考評局公開考試總監麥勁生昨稱,經科目經理及專家小組觀察,學生整體能力並不遜色,只是對卷二其中一條選答題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等概念掌握較差。教協副會長、通識科老師田方澤認為,今年考生通識科表現欠佳,因題目所涉概念如「新聞自由」或「國際移工」等對學生而言較生疏及艱深,但相信與政治無關。田又估計,近年部份學科的收生策略有變,如增加部份科目分數的比重,或以「最佳五科成績」取代「4+1」,考生在分配學習時間上有取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