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第三波疫潮帶來排山倒海檢測,衞生防護中心檢測系統潰崩,爆出「陰陽錯」嚴重失誤。衞生防護中心昨晚主動公佈錯誤調亂兩份武肺檢測報告,將一名陰性結果的病人誤當陽性確診,而原為陽性確診病人就當為陰性。中心承認是實驗室人員疑工作過勞,錯誤輸入數據所致,檢測呈陰性的病人在東區醫院隔離病房期間,與一名確診病人同房約七小時,須被列作密切接觸者送往檢疫,無辜坐疫監14日,中心向該兩位病人致歉。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該兩名病人的檢測結果均在7月18日出報告,其中被誤確診為陽性的46歲女子〈第1882號〉7月13日曾駕車接送一位確診朋友到醫院,本身會列為密切接觸者,她7月19日確診為陽性後,被送往東區醫院隔離病房,同房有一名確診者。而被誤為陰性的34歲女病人本身有發燒等病徵,其丈夫早前已確診,視為懷疑個案,7月19日被送北大嶼山醫院治療。
實驗室人員工作過勞導致
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顧問醫生曾艾壯指出,中心昨傍晚在出檢測報告時,發現一個原為陽性報告未出,追查後揭發事件,負責化驗的同事疑在輸入相關實驗室數據時將兩份報告調亂。曾承認由於近日檢測數量激增,實驗室人員工作過勞導致今次錯誤。
黃加慶表示被誤列為確診病人的46歲女子昨晚已即時被安排搬離隔離病房,但由於她曾與確診者共處七小時,縱使感染風險不高,但仍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會被送往檢疫中心14日隔離。至於34歲陽性確診女子已轉往瑪嘉烈醫院隔離治療。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估計今次出錯的原因與實驗人員「做到爆」、缺乏休息有關,但認為負壓病房抽風系統良好,病床與病床間的距離超過一米,相信被誤作確診的病人即使與另一確診者共處七小時,感染風險不會太大。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批評當局只不斷要求增加檢測數目,但人手及設備上卻沒相應配合,形容很多實驗室人員「做到喊」,促政府正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