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疫情幾何級惡化 袁國勇倡設禁足令

倘疫情幾何級惡化 袁國勇倡設禁足令

【本報訊】新一波武肺疫情仍未受控,多名專家均形容情況嚴峻,若政府新一輪防疫措施未見成效,即每日確診宗數繼續破百,恐怕需實施「禁足令」。不過有行政會議成員表示,目前仍有能力實行圍堵政策,市民毋須過份擔心本港需要封城。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稱,留意到民眾對疫情的恐慌程度較2、3月低,有所「輕敵」,部份人開始認為疫情「唔緊要」,公眾又常聚會和外出用餐,加上夏日戴口罩辛苦,令疫情反彈。對於政府只禁晚市堂食,他認為目前已不能再單靠恐慌去抗疫,而是要「靠科學同理性」。

特首林鄭月娥周日提及外國的禁足令,袁國勇稱,若14日後確診數字繼續幾何級數上升,政府應考慮實施禁足令︰「可能真係要諗下lockdown(居家令),唔係全城市,起碼唔出得門口,接近lockdown。」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形容疫情嚴峻,若公眾仍外出用餐,政府可能要實施「禁足令」。

袁國勇認為已不能再單靠恐慌去抗疫,而是要「靠科學同理性」。資料圖片

何栢良︰應實行社交戒嚴

同樣認為疫情未見頂的還有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呼籲,港人應實行「社交戒嚴」,除了上班、求醫、和買餸等必須活動外,其餘時間留在家中,停止實體社交活動。若繼續夜夜笙歌,就可能會有感染群組有如火燒連環船般爆發。他又說,政府強制要求室內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措施可更加徹底,規定範圍應不分室內或室外。

衞生署每日疫情簡報會上,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回應說,是否實施禁足令要視乎疫情發展:「如果個案向下跌,可能措施有用,就未必需要再加強;如果個案又係幾何級數上升,可能要再有更加多措施。」她認為需觀察一星期或以上。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在港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上表示,本港的新型肺炎個案屬「定速增長」,而非「失控式增長」,目前仍有能力實行圍堵政策,有信心疫情可重返早前情況,市民毋須過份擔心本港需要封城,又指要到後日才能看到新一輪防疫規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