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路透社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多間國際大行正審查其香港客戶有否與民主派有關連,以避開觸及港版國安法而被調查或拘捕。涉及的銀行包括瑞信、滙控、瑞銀及瑞士寶盛集團。
報道指,上述銀行正進行額外審查,包括了解客戶及關連人士於公眾及傳媒的評論,以及過往於社交平台的帖文,或使相關人士將來使用銀行服務時更見困難。銀行甚至可阻止對方使用銀行服務,視乎相關人士的財產及金融交易來源。報道提到一位國際大行的銀行家表示,調查或追溯至2014年發生的雨傘運動。
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回應指,暫未發現來自銀行的審查,他又指面對這種情況可做的事不多,除非中止所有香港的金融及銀行活動。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回應指,暫未收到銀行通知對其戶口進行額外審查,但情況令人憂慮,若被銀行中止服務,對他或公民黨運作必然造成影響,銀行應自行判斷此舉是否「對得住香港市場」。
同時審查或受美國制裁者
6.12人道救援基金信託人之一何秀蘭則對本報指,過去銀行有進行盡職審查,基金亦盡量配合提供資料,早已預計被政治打壓的可能性,「如果守法都被搞,咁就係香港特區政府攬炒,係佢主動炒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門匾」。
跟據路透社報道,國際銀行此舉是為了回應國際制裁,以及防止有關人士利用銀行洗黑錢,滿足監管需要,故審查範圍包括推動港版國安法、預期受到美國制裁的香港及中國官員,被視為「政治人物」的包括政客、政府官員、國企高層及其家屬。
滙控拒絕評論事件,表示過去一直奉行套用於全球的嚴格政策及程序。瑞信、瑞銀及瑞士寶盛亦拒絕評論。
金管局電郵回覆路透社表示,香港根據國際準則實行反洗錢要求,包括與政治相關人士,相關國際準則及金管局指引均沒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