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美售武 地位如北約夥伴

獲美售武 地位如北約夥伴

印度多年面對中美角力,一直採取中立態度,惟近年暗暗靠向西方,加上今年武漢肺炎和中印邊境衝突催化,這個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和歐美國家頻頻加強軍事合作,抗衡專制巨龍。

全面與西方國家合作

美印兩國早在2018年便達成協議加深國防合作,雙方分享敏感資訊,加強軍事合作。先是去年11月底兩國舉行了首輪名為「凱旋之虎」的海陸空軍聯合演習;到5月初印度又與美國、日本和菲律賓於南中國開聯合演習。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印度頻頻示好,除年初宣佈將簽定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售武合約,又提出邀請印度在內四個國家加入七國集團(G7)峯會,將中國拒諸門外。瑞典斯德歌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韋策曼說:「雖未正式結盟,但印度實際地位已等同北約夥伴。」

另外,印度6月4日亦與澳洲簽署國防協議,要發展成為綜合戰略夥伴,雙方可以使用對方的軍事基地,加強在印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演練和交流。這意味印度再不忌憚中國想法,准許澳洲參加馬拉巴爾(Malabar)海上演習,勢加強澳洲在「四方安全對話」的參與。

法國與印度兩軍防衞合作亦增加,今年2月在法屬留尼汪島執行聯合巡邏任務,法國派出海軍在P-81上隨行,2016年度印度向法國達梭公司訂購的36隻疾風戰鬥機亦快將付運。至於英國,正籌組D-10通訊網絡聯盟亦向印度招手,制衡剛失去英國5G合約、涉為中國竊聽的華為在全球擴展。

印度亦進擊外交舞台,國家代表瓦爾丹(Harsh Vardhan)醫生成為疫情下的世界衞生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印度又得到184國支持,當選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