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首發射火星探測器 預計七個月後抵埗 盼重啟伊斯蘭黃金時代

阿聯酋首發射火星探測器 
預計七個月後抵埗 盼重啟伊斯蘭黃金時代

【太空新手】
阿聯酋踏出阿拉伯國家征服外星第一步。該國的「希望號」(Al-Amal)火星無人探測器,昨成功在日本鹿兒島飛上青空,衝出地球,展開七個月的「奔火」之旅,在明年阿聯酋成立50周年抵埗,展開為全球科學家探測火星氣候的工作。阿聯酋期望這計劃能重啟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代,激勵中東年輕人敢於追夢。

滿載阿聯酋「奔火」希望的「希望號」,搭載在H-2A火箭上順利升空。美聯社

搭載希望號的三菱重工H-2A運載火箭,在日本昨晨6時58分,於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發射後一小時,希望號與火箭分離,太陽能板開始運作。今後七個月,它將以平均約12.1萬公里的時速,飛向4.94億公里外的火星,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為阿聯酋建國50年贈興。

中東里程碑 激勵年輕人追夢

身兼任務副總監的先進科學部國務部長阿米里在發射現場觀看升空過程後,坦言百感交集「無法言傳」。她表示:「這是阿聯酋的未來。」

今次發射在阿聯酋是大事,尤其原定上周進行的發射因天氣問題兩度押後。杜拜世界第一高樓哈利發塔在發射前幾小時已亮燈,並象徵式為發射倒數10秒,舉國為希望號順利升空而興奮。負責監察希望號的「拉希德太空中心」(Mohammed Bin Rashid Space Center ),也爆出巨大歡呼聲與掌聲,有男士激動得忘記防疫,扯下口罩抹掉男兒淚。

阿聯酋在太空發展是新手,假如這次火星任務成功,將是重大成就。太空中心主任謝巴尼在現場觀看發射後指:「這是阿聯酋以至中東地區的重要里程碑。這項計劃激勵了數以百萬計年輕人,即使夢想看來遙不可及,亦要敢於追夢。」

任務總監謝拉夫亦稱:「這會給年輕人傳達有力訊息:假如阿聯酋不用50年就去到火星,年輕人將可有更大成就。」阿拉伯世界曾長期是科學與數學研究中心,阿聯酋當局形容希望號升空是「對阿拉伯地區傳達驕傲、希望與和平訊息,重啟阿拉伯與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代」。

阿聯酋近年大力尋求發展太空產業,專家指「即使資金充裕,研發太空載具亦絕不簡單」。該國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家聯手研發,探測器也是在博爾德組裝再運到日本。據悉光是探測器研發與發射,已耗資2億美元(15.6億港元);至於其後運作的開支未見公佈。

為全球科學家探測火星氣候

希望號飛抵火星軌道後不會降落,而是會繞火星飛行一火星年、即687日,展開探索火星大氣完整面貌的任務。相關的資料數據,將於明年9月開始傳回地球。阿聯酋方面表示這些數據會開放給全球科學家使用。

謝拉夫表示:「這次任務的獨特之處,是全球科學家將首次掌握火星不同季節、以至一日當中不同時間的火星大氣完整面貌。」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