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位離滿瀉僅11米

三峽水位離滿瀉僅11米

【本報訊】長江今年第二號洪峯已經通過三峽大壩,直至昨晚八時,三峽水庫的水位是164.18米,離最終水位175米相差約11米。三峽集團估計,三峽水庫明天可能出現新一輪洪水。安徽炸破滁河大堤疏洪,昨傍晚發佈汛情通告,要求所有高風險區做到人員應撤盡撤。

安徽炸河提洩洪

根據長江水文網數據,截止昨晚八時,三峽水庫的入庫流量是每秒4.6萬立方米,出庫是每秒四萬立方米,水庫水位由早上163.85米,升至晚上164.18米。官方亦罕有提及大壩出現「位移、滲流、變形」,但強調「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

在安徽,省內七個水站的水位已經超過警戒水位,滁河凌晨更炸破大堤疏洪。省內防汛抗旱指揮部下令各部門按照防汛一級應急響應要求,所有高風險區做到人員「應撤盡撤,應撤早撤」。江蘇南京的災情亦不容忽視,八卦州街道已經開始撤離。中國應急管理部指,水災已導致2,385萬人受災,損失達643億元人民幣(約712億港元)。今次水災亦導致大量文物受損,據國家文物局,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廣西、湖北、重慶、廣東、福建、貴州、浙江等省區有500餘處文物因洪災不同程度受到損失,其中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7處。

廣西柳州災情亦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