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愛「借爆」 逆境速陷困

中資愛「借爆」 逆境速陷困

【本報訊】中資上市公司普遍實行「借盡」,做生意的負債比率極高,於太平盛世被視為積極進取;惟今年全球因疫情令經濟停頓,過份進取的中資即時見真章,現金流緊絀,站不住腳就有機會被債權人申請清盤。

世紀陽光寶沙欠巨債

今年遭申請清盤的中資企業,包括於山東生產農業肥料及金屬鎂的世紀陽光(509),公司股價由年初2毫跌至近日6仙。公司本月發公告指出,由於未能為票據再融資,有一項逾億新加坡元(約5.67億港元)票據違約,被債權人申請清盤。除此以外,公司擁有多筆債務,在海外欠6.8億元貸款、國內欠8.2億元貸款,並且作為旗下附屬公司若干借款擔保人;公司雖仍保持正資產值,但現金僅有3,333萬元。

又例如另一隻寶沙發展(1069),今年5月被債券持有人申請清盤,指公司無法償還本金及利息共1,016萬元。

翻查寶沙年報,公司同時發展三項截然不同業務,包括內地從事林業管理、集裝箱房屋、借貸,三項業務皆見紅;其中借貸業務錄虧損,勁蝕1.2億元人民幣,去年共蝕3.4億元人民幣,虧損較前年蝕6,530萬元人民幣更多。寶沙聲稱不時積極尋找各種商機,以擴大及分散集團收入來源。

此類公司透過借貸大舉發展,遇上生意因經濟變差而轉壞,債權人收緊額度,周轉即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