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38℃高溫 團體促設避暑中心

劏房38℃高溫 團體促設避暑中心

【本報訊】當夏天遇上武漢肺炎疫情,最好的做法就是待在家中開冷氣避暑,不過就未必人人都有個安樂窩可以居家抗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SOCO)早前向多名居於籠屋、板房、劏房、天台屋等100名租戶進行調查,發現有單位的室內溫度高達38.3℃,亦有租戶受蟲蝨鼠患及其他衞生問題困擾。

籠屋衞生差,住客難安心抗疫。

蟲蝨鼠患肆虐

組織6月至7月中期間於18間「不適切居所」包括籠屋、板房、劏房及天台屋等單位放置電子溫度計,以量度單位的室內氣溫,地區遍佈港九。數據顯示,除銅鑼灣及北角籠屋之外,餘下的十多個單位的平均最高室內溫度均超過30℃,深水埗一間天台屋更多次錄得最高的38.3℃,比當時的室外氣溫還高出近10℃。

除了又熱又焗,夏天衍生的害蟲問題亦令住戶相當頭痕。調查報告指,有86%的受訪者均曾遇上蟲蝨鼠患,當中以蟑螂佔八成最多,其次分別為蚊蟲、老鼠及木蝨。居於天台屋的鄺先生表示,他家長期都受鼠患困擾,晚上經常會聽到老鼠在假天花上走來走去,甚至會有老鼠死在假天花上,引起惡臭。鄺先生雖曾向業主反映問題,但至今仍未能根治鼠患。

疫潮下,居民憂慮的還有環境衞生問題。有六成受訪者指最近家中或後樓梯都曾出現由渠、垃圾或動物引起的臭味問題,其中有八成人選擇不通知業主,原因包括認為房東並不能處理問題、覺得可自行解決及擔心會被業主加租等。住在唐樓的詹女士說,最近在樓梯上落時,經常都會見到梯間遍佈口罩或其他家居垃圾,令她擔心會有病毒傳播風險。

另一位組織幹事胡加沂指,種種問題令居民難以安心居家抗疫,促請政府盡快開放「避暑中心」,紓緩暑熱。呂綺珊亦指,很多劏房戶居民都是從事有相當高感染風險的前線工作,如侍應、清潔等。有一名原定出席記者會的租戶,正正於爆出感染群組的旺角稻香工作,希望政府能盡快推出措施幫助基層及劏房戶抗疫,避免病毒在劏房區域爆發。

組織指,除業主外,政府在處理房屋問題及協助基層租戶上責無旁貸,建議政府盡早推出不同政策紓解問題,包括訂立實施租務管制的時間表、由水務署加強檢控濫收水電費的業主、介入衞生情況差劣的「三無大廈」、加建過渡性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