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百年來跌跌撞撞,摸索民族的發展道路,不可以說不用心,但直到今天,中國人還是沒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習近平的「中國模式」,似乎有點苗頭了,可惜還沒走通,又栽在半路。
「中國模式」是什麼?說穿了,就是清末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是當時的中學,是儒家管治術,而今日的中學,是馬列毛鄧習。
張之洞的路子,光緒皇帝沒走成,孫中山沒走成,毛澤東沒走成,鄧小平也沒走成,到習近平手上,看來走成的機會也越來越渺茫了。
中國曾經強大過,多年國勢疲弱被人欺負,當其時為生存,只好「師夷長技以制夷」,不過,始終不肯承認自己的祖宗家法有問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只學皮毛,不傷本體。學得一點船堅炮利,足夠和別人打,又保住祖宗江山,證明中國人有自己的辦法。
直至鄧小平改革開放,也是沿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經濟儘管放,政治卻要死守。張之洞年代,要守的是清王朝,鄧小平時代,要守的是共產黨的江山。經濟怎麼放都可以,政治上寸土不讓。
一旦「六四」危及中共政權,坦克就開出來了。
經過江朱、胡溫兩朝的積累,中國有錢了,彷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真的走通了。滿世界撒錢出去,收買中小國家,一時中國好像走到世界中心,於是「中國模式」堂而皇之在東方升起。
馬克思一個重要的論點,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說,要撐起共產黨的上層建築(政治架構意識形態等等),只有靠全民所有制和計劃經濟。但中共不信邪,他們想靠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賺大錢,又要靠社會主義的政治架構保利益。
中國人百年來都在做半吊子改革,永遠唔湯唔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好像走通了,又永遠走不通。
反觀日本,百多年前就狠下心來「脫亞入歐」,政治經濟全盤西化,人家早就走通了。
今日中國模式又如何,此番走不通,又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