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似乎以為制訂港版國安法就可平息港人抗爭情緒,從而把過去一年多特區政府所犯下的嚴重錯誤抹去,也掩飾北京對港政策20多年來的嚴重錯誤與偏失。在一個單線單元,由上至下,排除體制外反對聲音,扼殺公眾監察渠道的決策過程下,只會造成一個解決不了問題,甚至製造更多問題的決策。而當出現更大問題後,就只能以更暴烈、更錯誤方式,作出另一個製造另一輪問題的決策。
在英國說要接收300萬BNO持有人,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家又說要為香港人制訂逃生艇方案的時候,移民海外的查詢確實大幅度上升,準備把子女送往海外升學也明顯成為了朋友間一個主要話題,可見這一種可能性不容抹殺。北京當局真的不介意見到這個所謂「留島不留人」的局面嗎?就算真是這樣,整個過程也會很漫長。而有能力移民海外的,也不會是全港700多萬人。大部份香港人仍要在這裏生活下去,他們會如何自處?又會如何應對這個新的政治處境?
上星期一連兩天的民主派初選,為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了不少啟示。也說明了北京當局那種決策及思維方式,無論在中國大陸如何戰無不勝,但面對成熟的公民社會及暴露於國際政治大環境的香港,作用不但不會太大,而且還會為北京當局製造大量的、長遠的麻煩。
初選證明港人不怕威嚇
初選進行之前幾天,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已出口術,指初選涉嫌觸犯國安法第20、 22及29條。態度還不夠露骨嗎?然後,治安當局拿着一個突然間不知從哪裏走來的黑客的無根據指控,於投票前夕帶着法庭手令,直闖只是受到客戶委託為初選提供投票平台的香港民意研究所,要翻查電腦,甚至說要把所有電子儀器取走,其威嚇意味可說是濃得化不開了。
警方沒能取得足以破壞初選的資料,初選雖受干擾延遲了幾個小時,在涉嫌觸犯國安法的陰影下進行,但卻有61萬人去到全港200多個票站,投下了他們那張完全沒有憲政作用的票。沒有強制,沒有人被強迫,把這種自發自願的行為,也說成是「操控選舉」,或「剝奪選民的權利」?這樣的邏輯,只是暴露了政權及建制集團已失去了所有理據,也缺乏政治論述的想像力。如果已不能提出甚麼合理的說法,最利便、最懶惰的方法,就是祭出一條內容空泛、無所不包的所謂法律,作出隨意的指控,目的就只是威嚇!
偏偏香港人卻不受嚇。參與投票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嫩,就是香港社會的縮影。他們都只是普普通通的香港人,沒有躁動激憤,都只是平平靜靜,沒有投訴,在烈日當空下甚至要排上大半個小時的隊才能投下那一票。
投票結果也顯示,在面對國安法這個新現實之下,香港人不但不怕走出來,還更傾向把未來寄託於一些初生之犢,就算是擺到明要以更明確的抗爭態度來面對未來,也可以獲得包括不少年長市民在內的人支持。即是說,北京當局以為透過國家安全可以打沉香港人的抗爭精神,但首先就是令香港人對爭取民主產生了微妙的觀念範式轉移。更多人首先是站到了政權的對立面,面對來自政權力量的威脅也無所畏懼。這個特區政府以後還憑甚麼來領導社會?而且不要忘記,經此一役,香港作為世界各國觀照中國社會轉變方向的窗口,只會繼續暴露在國際社會的視線中,而且會變得更重要,北京那套決策模式由中國大陸搬到香港,還能夠繼續戰無不勝嗎?
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