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疫情再轉嚴峻,各國經濟陷入衰退,本港經濟危機重重,單是上半年,新盤市場已錄超過200宗撻定個案,為去年全年的65%,比率顯著增多。其中大埔白石角嘉熙撻大定個案最多,撻定買家已付的2.5億元定金統統「化為烏有」,殺定金額足夠全數現金買下逾40個沙田第一城單位。
本報統計新盤市場2020年上半年的撻定宗數,1月至6月共錄219宗個案,對比去年同期的199宗升超過一成。至於發展商所沒收的定金方面,半年錄接近2.5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2.25億元,高出超過一成。
嘉熙逸璟.龍灣佔最多
據統計,過去半年錄得最多撻定的新盤是嘉華國際(173)旗下大埔白石角嘉熙,該盤今年首季已屆現樓。項目半年內錄得22宗撻定個案,發展商預計已沒收當中約2,737萬元定金。其中有20宗撻定是已經加付定金的交易,在今年4月及5月期間更連環錄得19宗撻定,該批買家均採用建築期付款,部份買家有申請發展商備用二按貸款計劃。
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香港地產)總監溫偉明表示,不清楚個別撻定買家原因,但認為數字只佔很小百分比,不造成大影響。
此外,因建築進度而遲足一年尚未入伙的青龍頭新盤逸璟.龍灣,因項目山坡工程問題而未獲政府批出入伙紙,距離預計關鍵日期至今已超過一年,不少買家由今年初開始撻定,半年錄得15宗撻定個案,涉及定金807萬元。中冶置業(1618)按照一手銷售條例向該批買家退回定金,情況罕見。
業界料今年錄逾400宗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認為,撻定數字上升有四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疫情影響,部份人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裁員,該批買家或無法提供足夠收入證明到銀行做按揭上會,被迫撻定;其次,部份銀行對於面積較細的納米盤設有借貸限額,所以有部份買入納米盤的買家未能及時承造按揭,繼而撻定。
莊錦輝指,除了銀行對按揭審批趨向審慎,部份發展商的備用二按亦較過往收緊,導致有些依賴按保或發展商按揭的買家未能如期成交。過去半年樓價向下調整,當中納米樓調整幅度較大,部分跌價逾10%,相信亦有買家以「止蝕離場」心態選擇撻定。莊錦輝相信,下半年銀行仍會繼續收緊按揭貸款,料新盤撻定持續,年內有機會累積超過400宗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