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帳 - 陶傑

糊塗帳 - 陶傑

美中大戰,先選擇立了「國安法」的香港來制裁。特府自己偏偏要將脖子往刀口上送,沒有辦法。美國才剛祭出第一回合的制裁,特區政府就嘩啦嘩啦亂叫。咦,一個月前,不是說對美國推出的制裁,早有準備了嗎?既如此,就當美國人在你面前偷雞摸狗的玩癟三,有大灣區和十四億人口做後盾,香港人定不必吃草。

現在美國只是限制高科技出口香港,並準備抓幾個特府高官來開刀,美金和港元匯率,美國沒有動手,因此這兩樣都與普通市民毫無關係。香港人樂得旁觀看戲。

美中大戰,除了是軍事、高科技、民主自由與獨裁之爭,還是貨幣金融的戰爭。尼克遜一九七二年與沙地阿拉伯制訂美元石油貿易掛鉤,從此全球經濟由美國控制。美國拼命印美鈔,沙地產油國只收美元。但隨着電動汽車之流行,中國與伊朗和委內瑞拉幾個產油國直接用人民幣或貨物交易,美元受到挑戰。

國際貨幣的新秩序,在理論上可以借此契機,由中國領先打破。人民幣雖然不獲國際承認,但中國最大的本錢是十四億人口市場。習近平上任之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是沙地阿拉伯,向沙地遊說可不可以人民幣結算,沙地有點心動,但仍要看美國面色。

中國石油靠入口的依存比率,超過七成。一旦用人民幣打開缺口,向外購買石油,美國的全球經濟霸主地位開始動搖。

人民幣若走出去,本身固然如同廢紙,但隨着中國的基建投資也跟着走出去,「以物易物」的份額增加,例如用三條高鐵交換一千萬桶石油,就可以將人民幣一點點擠進去,要「受惠國」如伊朗等接受。

關鍵是中國輸出的基建質素如何,會不會爛尾。隨着「一帶一路」之爛尾率日漸增加,人民幣被對方即使收了又退票的風險也增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人民幣撼動美元,有點像蚍蜉撼樹。

加上在香港弄一條「國安法」,自我危害港元這條咽喉。這筆帳到底如何算,全世界都莫名其妙。正如在中印邊境,爆發一場石頭戰,所謂爭議的土地沒有一寸收回來,卻導致印度政府砍掉抖音、微信,中國主導的經濟項目,損失將會數以百億計。這種算盤到底是如何打的,全球一樣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