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寫疫情之下,政府嚴限食肆一席人數,疫情初期的限一席4人,至穩定後一席8人,再於今年父親節6月21日解禁,每席不再限人數,於是食肆生意大反彈,老闆開始面露歡容,以為下半年有希望,V形復甦。餐飲界議員張宇人大力推動「七月七折,八月八折」,豪言政府派錢700億,餐飲界有望從中取得300億元消費。
世上總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料不到第三波疫情突至,由7月7日爆發開始至今已有300多宗確診,港九新界遍地開花,九龍東成為重災區,醫學專家認為是豁免人士(如海員,機師,商務人士)入境不須隔離是一個漏洞,成為病毒入本港的大源頭。無論第三波零號病人從何而來,如今已無法控制社區大爆發。政府有甚麼招數應付呢?還是老招數,食肆每席人數由無限到收緊為每席4人,是否止得咳?
數日前遇到張宇人,問他每席12人、8人、4人,有何科學數據支持,譬如每席12人,確診的機會是否比每席8人高出50%?張宇人說絕無此事,政府之8人,4人一席,只是一個arbitrary number,並無實際數據支持。他認為染上肺炎的因素主要與飲食衛生情況有關,如食肆不嚴格遵守衛生標準,一席2人也無法阻截病毒散播。不過既然政府政策的主要打擊對象為食肆,無可奈何之下,他要求政府為業者設想,考慮抗疫基金加碼(即再來一輪派錢),為業者紓困。
嚴格遵守衛生標準,當以馬會為典範。自疫情開始以來,馬會在主席周永健,總裁應嘉柏領導之下,盡力維持賽馬如常,不中斷賽馬,在病毒威脅的驚濤駭浪之下,於15日晚完成今季89場賽事,投注額在閉門作賽,沒有市民觀眾的情況下,仍能維持在高水平,而最重要的是,六個多月以來,馬會馬場馬房內,沒有發生過一宗確診,馬會會所餐廳在父親節以後,一位難求,完全沒有病患意外!以馬會為例,管理層訂下嚴格標準,上下一致遵從,大型活動仍是可以舉行的,可嘆的是,一些本港街頭巷尾的食肆的衛生情況實在難以恭維,食環署與其頒下人數禁制令,倒不如勤派衛生幫辦到食肆巡視衛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