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被爆落「敵敵畏」養海參 毒性極強 用量靠估

山東被爆落「敵敵畏」養海參 
毒性極強 用量靠估

山東是中國的海參養殖大省,近日卻被央視踢爆不少養殖戶用農藥、抗生素去飼養,無視消費者健康,其中青島市即墨區問題尤為嚴重,即墨隨後展開專項清查整治。截至上周五,中國共有1.85萬家海參相關企業,當中有343家曾受過行政處罰,另有22家企業受過環保處罰。

央視上周四舉行晚會,揭露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例,即墨海參養殖區域榜上有名。當地有近900家養殖戶,不少養殖基地的池旁都有多個農藥「敵敵畏」的空樽。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不利海參其他的生長植物,往池塘加了不少敵敵畏。」

由於敵敵畏毒性強大,池塘生物幾乎滅絕,使用敵敵畏養殖的現象非常普遍。養殖戶表示,海參不怕敵敵畏,而使用量則全憑經驗,佔地50畝的養殖基地,需要用20箱敵敵畏,合共重120公斤。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規定,農藥不得擴大使用範圍,養殖戶行為不僅危害健康而且違法。

山東養殖戶被揭用「敵敵畏」養海參,養殖場邊棄置了大量藥樽。

池塘其餘生物幾乎滅絕

除了敵敵畏,養殖戶還會利用名為「土黴素」的抗生素去養殖,以杜絕海參在換水時所誘發的疾病。土黴素需要配合助溶劑、穩定劑等一同使用,但大多養殖戶為了方便,卻直接投入大劑量的土黴素原粉,這做法容易引發副作用及食品安全。據法例規定,禁止零售土黴素原粉,惟在當地水產藥店堂而皇之地零售。

此外,由於北方海參向來較南方的優質,惟養成期較慢,故到了海參出苗時,不時有南方商人將北方海參苗帶到南方養殖,使原本三至五年的生長期,大大縮減至三至五個月,待海參在南方養成後,運回北方加工,並以「北方海參」之名出售。其中一個加工步驟是讓海參浸泡麥芽糊精,令體積發脹超過30%,實行「呃秤」大計。

冒充「北方海參」出售

央視踢爆黑幕後,即墨當局即責成執法部門展開清查整治行動。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指出,山東合共有8,500多家海參企業,佔中國的46%。截至前日,共有343家企業受過行政處罰,22家企業受過環保處罰。

旺角海味乾貨店老闆盧先生向本報表示:「大陸海參質素一般,農藥問題都有聽過吓。但我哋就唔擔心,因為不嬲都係賣緊澳洲、日本海參。我哋舖頭嘅日本關東遼參都賣緊8,000幾蚊一斤。澳洲參就平啲,2,000幾蚊。」有家庭主婦對大陸問題海參略有聽聞:「買海參時都有啲棹忌,但一年都唔會買得幾多,自己亦都唔係富貴人家,(海參)食唔得幾多,平時都係買啲2,000零蚊嘅海參。」

行內人向本報表示,大陸海參甚受酒樓及餐廳歡迎,「盆菜或宴會,大陸參係呃得吓人……也有唔少行家都會攞大陸海參,今次海參污染事件唔多唔少有影響。街客周不時都會問(海參)會唔會有農藥,因為自己食比較緊張。」
《蘋果》記者/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