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是香港人的榜樣 - 馮睎乾

林鄭是香港人的榜樣 - 馮睎乾

煮食網站DayDayCook的朱姓創辦人近日被翻舊帳:原來她去年曾在社交網站表示,鄭月娥是「榜樣」,伍淑清是「偶像」。消息一出,黃絲網民紛紛unlike。Unlike我是同意的,朱女士有這種「榜樣偶像」,可見口味太重,食譜不夠健康。但平情而論,林鄭能夠由小時住的板間房搬入今天的禮賓府,不可能完全因為死好命,而她能由草根爬到特首,也並非因為她是出類拔萃的爬行動物,究其原因,她性格上必有極大優點,值得當我們的人生榜樣。

深黃的你可能馬上拍枱:「唔係呀化,條八婆都有優點?」係,仲有五大優點,缺一不可,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一、林鄭是個好那媽。自己的母親叫媽媽,別人的母親叫那媽,而林鄭兩個兒子都學業有成,同樣是劍劍劍橋畢業,教子有方,自然是好那媽。關於鄭那媽的好,一直流傳這個官方故事:她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長子只有十歲,她忙得不可開交,仍堅持不雇菲傭,每晚放工後親自買菜煮飯,讓兒子不會覺得是別人照顧他們,而非媽媽。故事如果是真的,我就想不通一個天天買菜的師奶,後來為什麼反而不懂買廁紙了。

我認為鄭那媽的好,在於未雨綢繆,早已悉心安排兒子出國,免受香港的黃絲教育洗腦。全賴鄭那媽的遠見,今天兩個兒子都很幸福:長子在英國修讀希臘哲學,幼子在哈佛專攻數學,遠離塵囂,羨煞旁人。林鄭這個第一家庭,根本是香港人的指路明燈:兩老留守香港繼續享受收成期,也為國家擼起袖子加油幹,下一代則遠走高飛,為人類文明作貢獻,這就叫「去留肝膽兩崑崙」。

二、林鄭愛國之心不死。所謂「沒有國哪有家」,林鄭一家四口本來都是英國人,在英國置業成家,樂也融融。二零零七年,鄭那媽因為要擔任發展局局長,毅然放棄英籍,從此轉玩愛國地下情,那份高尚情操只會埋藏心底,不會掛在嘴邊講到cheap晒。然則憑什麼說她愛國呢?答案是憑我的感覺。二零一一年和一二年,她那位很有數學天才的幼子林約希,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獲優異獎及銀牌,為國爭光——那國正是大不列顛帝國。同志們,若你熱愛國家,請問你會不會樂見家人為別國爭光,而不是自己所愛的國呢?

三、林鄭有深厚信仰。不管你喜不喜歡林鄭,也不可抹殺這兩年她建立的豐功偉業,也無可否認她註定歷史留名。憑一人之力,居然可以令港豬揭竿反抗,讓中共雞毛鴨血,簡直是奇蹟。戴耀廷說:「能令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不可能是出於人,只是在那位全能者的指引及看顧下,憑信心邁向那看似不可能的可能。」Okay okay,但戴耀廷千萬不要自滿,因為你有信仰,別人也有信仰——戴耀廷信上帝,林鄭信習帝。我一直思疑林鄭和曼德拉都沒說過「天堂留位」。她當年很可能是講「天壇留位」,要拿自己來做獻祭。可歌可泣啊!

四、林鄭不怕犯大錯。林鄭明明闖下彌天大禍,為什麼不會像老懵董般腳痛呢?因為老懵董的錯太輕微了,他創造不了奇蹟。凡人總想證明自己對,但偉人卻不介意自己錯。偉人又分兩種:第一種是有大成就的人,他們不怕犯錯,但會從錯誤中學習;第二種是創造奇蹟的人,他們不怕犯錯,只怕犯的錯不夠大。錯誤大到無法修正,就會成為現實,而當錯誤成為現實,接受就是義務。

五、林鄭能斷捨離。有格局的人都懂得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理想、不愛你的情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他們也不屑與爛人破事糾纏。所謂「常與智者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林鄭不是說過「做特首就係畀人出氣」嗎?她豁達,所以能心無旁騖,勇往直前,凡事不必多想什麼方法,只是一股腦兒去做,做了,就自然知道什麼方法。像她這樣決絕,塵世間有什麼事做不成?

引發對政府的憎恨是犯法,現在我引發對林鄭的愛慕,應該合法吧?我支持林鄭月娥,你現在可以打我了,不過唔好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