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一度令香港人聞風喪膽、內地同胞雀躍不已的「明日大嶼」計劃,竟然要砍掉重練?香港那班制建派人士認真垃圾,在今屆立法會可謂嚴重失職,竟然在財委會會期結束前,也無法通過其5.5億元研究撥款,令「阿爺」臉上無光,禍國禍港。
對於這個被拉倒的巨型填海計劃,建制派不單沒有勇於承擔責任,反而表現得非常縮骨;難看的食相,完全體現在陳健波的言行之上。這位疑似下任立法會主席,接受媒體採訪時,竟然把責任賴在政府身上,歸咎於政府未有盡力宣傳「明日大嶼」計劃的好處,卻沒有想過是建制派的失職:在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全部也是自己人的形勢下,也一而再被反對派搶盡風頭。
「明日大嶼」計劃明顯是一個「換血摻沙子」的計劃,既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一步,又能把冥頑不靈的香港人口溝淡,一石二鳥,但結果竟然鎩羽而歸。若做賽後檢討,當真要問責的話,董建華創辦的團結香港基金,也可謂難辭其咎。回顧整套「銷售政策」,林鄭政府最失策的地方,是被前任特首董建華搶佔先機,以團結香港基金的名義搶先出街,令外界誤解政策,也令坊間陰謀論四起;甚麼海砂明益內地企業、成本高達一萬億元、生態大災難等,更把天王級人馬劉德華拖下水,令計劃沾上了污點,釀成一場巨型公關災難。
必須嚴正地指出,這個搶佔先機的把戲,在香港經常發生;在經歷2019年的動盪、社會嚴重撕裂之後,也有人利慾薰心,故技重施,再次搶先政府原意推出的「香港重新出發」,推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完全激死林鄭月娥。
香港的亂局,責任不能再推卸給反對派,相比起來,見利忘義的建制派人士,更應該付上責任;因為正正是這班人,把維穩費「射落海」,令香港越統越離,不懂得按下煞車掣,把香港推至懸崖邊緣,繼而影響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令偉大的民族蒙羞。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