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銅鑼灣幾條大街小巷,關了門的店鋪還真不少,正在裝修的店面只有幾家,從去年六月到今天才一年有多,數之不盡的百業蕭條,更別提樓上鋪了。十多年來忝為其中,當年穿梭不息客人上門的景象已成往事;若非幾年前香港同仁堂老闆陳健心看不過眼於我這外行人做生意的笑話而出手相助,有了定額貨源且受到鼓舞;否則去年開始的大不景氣,不得不關門大吉矣。
仍然無悔當年的決定,開始了另一種退休之後的生涯;許多朋友不能接受我竟營起商來,那與我之前又編又寫的工作是兩碼事,甚至預言不到一年就受不了,誰知即將邁入第十九年了,我仍樂在其中了無退意,生意好好壞壞在所不計,計的是這些年來真正得着的,例如之前我只認識和工作有關的朋友,多半是從事文字生涯的,作者、編者等,現在則各行各業都有,不認識我不知道我的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只認識我那獨沽一味的商品;並且對於我並不跟隨通貨膨脹而加價,十多年如一日的作風大表讚賞。猶記多年前某一天,有客人表示憂慮:若我們用得好而你加價了,怎辦?答曰:放心吧,有生之年一個斗零都不加。歲月匆匆過了十餘年,當年保證言猶在耳,平凡如我又豈肯做個反口覆舌小人?在商言義言口齒為首要。
已到倒數計時關頭的有生之年,香港變了,五十年不變的承諾早已面目全非,臨老才吹打的我卻是堅守承諾,休管物換星移,人事全非,大環境守不住了,我就是我,一個承諾就是一個承諾;這些年來,從來訪者所學到的港式精髓永遠無法用金錢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