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震遠事業原本一帆風順,銳意成立商交所,接着擔任梁振英競選主任,再加入行政會議,卻因商交所要四圍撲水甚至破產,一度因拖糧差點要坐監,最後仍難逃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命運。
曾被譽為「公職王」的張震遠1993年開始投身公職,出任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並先後出任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諮詢委員會主席、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市建局主席等,創立商交所可說是他的人生轉捩點。
2008年張震遠成立商交所,認為港交所只顧發展股票期貨生意,未有大力發展商品期貨,他以為可找到新血路,進軍中國商品市場。概念要追溯到他曾擔任泰山石化行政總裁,該公司大手筆收購數十隻油輪運石油,風光一時。
不過,由於過份擴張,加上遇上金融海嘯,令泰山連年錄得虧損。張以為對石油行業熟悉,從泰山退任後即成立商交所,推出內地實貨交收的燃油期貨。商交所2008年開業後,最初擬推出石油期貨產品,惟中證監不肯配合內地實貨交收燃油期貨,拖了三年後商交所始放棄,2011年推出金銀產品,但時機已大大落後。
欠薪34萬 上訴免坐監
張震遠自辯時坦言,商交所收入一直不足應付證監要求的兩億元營運資金,故他要不斷撲水,後來有一名內地商人曾答應注資卻彈票。他口中所說的內地商人,是事後被搜出逾900億港元假存款證等文件的內地人。警方查商交所案時,在一間酒店拘捕三名內地人,三人最後被判監30個月至三年。 另外,警方調查一名充當中間人的馬來西亞被告時,發現張震遠曾下載約40億元的假存款證明。
商交所開業不足五年,已燒掉8.6億元。至2013年商交所出現問題,及後更因入不敷支,同年5月交還交易牌照,張震遠亦辭去所有公職。張震遠持有商交所五成多股權,是單一最大股東。據知張在2011年已開始四處撲水,立法會前議員詹培忠也借出數百萬元,但商交所爆煲時張仍未還錢。商交所早已出現財務問題,政府高層也知悉事件,但有傳因梁振英出手,證監才遲遲不釘牌。
張震遠事後被揭發欠債多達1.2億元,遭法庭頒令破產,商交所2014年被頒令清盤。2015年,他因商交所欠薪約34萬元,被判囚六周,當時更遭裁判官斥責仍住在淺水灣豪宅,毫無悔意。張上訴後被改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直至2017年8月,警方才以串謀欺詐罪名拘控張震遠及時任商交所財務總監蔡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