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探索太陽真面目重任的太陽觀測衞星「太陽軌道號」(Solar Orbiter),拍攝到前所未見、史上最接近太陽的高解像度大特寫照片,首次捕捉到太陽表面的「營火處處」眩目奇景。
歐洲航天局的「太陽軌道號」今年2月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上個月首次通過近日點,在距離太陽約7,700萬公里、大概是地球與太陽的中間點位置,拍攝到前所未見的太陽大特寫,顯示太陽表面滿是黃色與深煙灰色繞繚,並且可見數十處小爆發,科學家稱這種小爆發為「營火」(camp fire)。
「營火」或是日冕高熱原因
負責太陽軌道號計劃的其中一名科學家馬勒指出,這些小營火很有可能是「太陽耀斑的袖珍表親」,甚至可能是日冕高熱的原因。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但日冕、即太陽的大氣層卻要熱300倍,科學家一直不知其所以然。馬勒指可能就是因為有這些小營火給日冕持續加熱。對於照片捕捉到這種前所未見的小爆發,馬勒非常興奮,形容照片「超乎我們期待」。他說:「我們有信心太陽軌道號有助解答關於太陽的深奧問題。」
負責攝影器材的比利時皇家天文台太陽科學研究員貝里曼斯亦對拍攝成果非常驚喜,坦言首次看到照片時心想「不可能這麼棒」,「效果比我們預期好得多」。他解釋說,相中的「營火」,雖然比起可從地球上觀察到的太陽耀斑小得多,可能是幾百萬分之一,但即使是最小的「營火」跨度也有400公里左右,「大小跟一個歐洲小國相若」。
將赴4,000萬公里外觀測
太陽風暴和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的劇烈爆發現象,在磁場的驅動下釋放巨大能量和數以十億計的高能粒子,會對地球造成影響。1859年發生有紀錄以來最強的一次太陽風暴,就干擾北美電報網絡,大面積極光遠至加勒比海都看到。科學家研究了數十年都未能充份了解耀斑現象。
「太陽軌道號」衞星是歐洲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研發,將要去到距離太陽僅4,000萬公里的位置進行觀測,科學家下一步將調校其運行軌道,以拍攝前所未見的太陽兩極的影像。
在前年升空的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比「太陽軌道號」更接近太陽,但正因太接近,無法安全拍照,它的唯一鏡頭並非朝着太陽、而是觀測太陽風。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