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體語言藝術 - 區家麟

戰狼體語言藝術 - 區家麟

有人說,特區政府的新聞稿進步了,遣詞用字開始有戰狼風味,想必是公務員赴京學習有成,甚或有高人背後親手執筆。

打開那個「嚴正聲明」「強烈反對」美國啟動制裁香港的新聞稿,卻實在不外如是,拍馬追不上祖國的戰狼體用語。那些「堅決反對」「極度反感」「強烈不滿」「極度遺憾」字眼,用字重複,意思類近,文采欠奉;論罵人之力度,此等用詞只是表達態度,只見口部動作,相對溫文。

一些用字確實較少見,如「霸權主義製造事端」、「雙重標準表露無遺」、「弄虛作假」、「自欺欺人」之類。但此等用字暴露了特區政府的執筆人未夠班,批人「雙重標準」即是還想以理服人,指人「虛假」意味着還相信有「真實」,心態如此,覺悟不足,追不上時代。

看近日黨媒黨官外交部的新語,罵人不止要描述自己的反感,遣詞用句要凸顯別人的不是,更要見到動作,才能入心入肺,具煽動力,例如罵人「無理插手」、「指手劃腳」、「顛倒是非」、「說三道四」、「橫加指責」、「蠻橫褻瀆」、「霸凌行徑」等,多用動詞,更有力更具體。

其次,祖國的語言偽術家深明自己理虧,最好不要講道理,他們亦洞悉人性弱點—─大多數人的理性都束之高閣不常用,故罵人之伎,「誅心」最有感染力、例如「心知肚明」、「惡意詆毀」、「險惡用心」、「居心叵測」、「處心積累」、「一意孤行」等,質疑動機意圖,對手有理說不清。

攻擊人時,針對其態度,如「肆意踐踏」、「公然挑撥」、「信口雌黃」、「煞有介事」,進一步製造乞人憎「罪魁禍首」的「醜惡面目」。

為了更形象化,要善用比喻,如「扯線木偶」、「鐵證如山」、「木馬屠城」、「蜉蝣撼樹」、「螳臂擋車」、「強盜邏輯」,令人容易明白、記得住。

誣蔑別人「勾結外國勢力」但又拿不出真憑實據,怎麼辦?就以問題佯作答案,例如問「他是受了誰的指使?又是誰給了他這樣的底氣?」

戰狼外交官自從摒棄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後,正發展新一代浮露囂張的狼語,如「你不要以為中國安全部門是吃素的」、「中國不是嚇大的」,擺出一副我是老子你是兒子的架勢「嚴厲譴責」。

訴諸情緒、質疑動機、煽動誅心、善用比喻;戰狼文體展現大國崛起,充塞民族自信,教育局應把狼語納入課程,列為語文考試必答題,冀學子盡得中華帝國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