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達99%的貓傳染性腹膜炎(FIP),是因貓隻體內的冠狀病毒出現基因突變引發疾病,一經確診的貓隻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一年。獸醫主要用高劑量的類固醇,作免疫抑制來治療貓隻,只有1%可以奇蹟生還。不少貓主因「救貓心切」,試用未在港註冊的黑市藥,亦有貓主卻步,陷入「用與不用」的兩難狀態。
貓主吳小姐表示,FIP儼如人類的癌症,即使藥物未經註冊兼從中國藥廠出產,只要可救「主子」,都會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唔試嘅話隻貓貓可能支撐唔到,不如試一試有個希望。」她指現時市面上很多產品,即使是外國牌子,均是中國製,難以避免。
學生莫小姐認為,身為主人需要保護寵物,「我唔想用我嘅寵物生命冒險。始終佢(藥物)未認證,就算係人又好動物都好,我哋都唔可以(使用)。」
FIP「濕性」「乾性」症狀各異
貓傳染性腹膜炎的病徵包括食慾不振、發燒或體重下降等,最後需靠驗血、抽取組織化驗及獸醫臨床判斷確診。
FIP分為「濕性」及「乾性」,前者症狀為胸腔或腹腔存有腹水;後者則較常出現神經系統及眼部方面的異常症狀,如抽搐、不良於行或眼部發炎等。雖然存活率低,不少貓主以偏方如餵食靈芝孢子、姬松茸等,冀延長貓隻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