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於7月11日出席「自己友」(文匯報、教聯)主辦的「香港教育高峯論壇」致辭,披露去年的反送中示威運動中,共有三千多名大、中、小學生被捕,佔所有被捕人士數目的四成,被捕學生之中,18歲以下的又佔45%。18歲以下學生幾乎全部是中學生,粗略地從上述數字引伸,被捕中學生超過1,350人,假設每十名中學生參與示威,便有一名被捕,那麼參加示威的中學生多達13,500人,難怪林鄭和教育局感到震驚了,因為由此可推論中學生大多數是反政府的。
既已知道中學生傾向反政府,林鄭有何對策?昔日港英政府的管治工具箱內,有「獨立委員會調查」一項工具,委任具公信力的退休法官或社會賢達主持調查三個月至半年,寫一個問題報告及改善建議,政府部門接納,便逐步推行,希望如此這般,便可以紓解民怨,安撫中學生,期望挽回民心。
林鄭雖久經港英訓練,但在彭定康眼中,已變成一個lamentable quisling figure,堅決離地,憑幻想作決策基礎。林鄭在那一個教育論壇說,年輕學生的問題,不是香港教育的問題,而是教育被「政治化」的問題,政治問題若不解決,更好的教育措施,更多的教育資源也難以扭轉局面。
香港的中小學教育,從來都由特區政府的教育局操控,由課程內容、編排、教科書的審批,皆由教育局控制,學校的經費也由教育局嚴格監察,若教育被「政治化」,那麼歷任教育局長是做甚麼的?學校教育如何可以被「政治化」,林鄭和楊潤雄根本是強烈暗示,教聯會沒有用,教協近乎壟斷教師專業。林鄭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國安法實施,有助教育重回「正軌」,難道現在的教育是在「黃色邪軌」運行?楊潤雄如此瀆職,要不要問責辭職?政府應當深入探討,教協為何在教育界得到絕大部份教師的支持,每次立法會選舉,教協必勝,教聯必敗?人心為何如此向背?教育局長楊潤雄,說要在唱國歌時,培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他自己卻把子女送去澳洲,為國安法傾力推銷的人大常委譚耀宗的兒子則入籍澳洲,唱澳洲國歌,不要中華民族自豪感了。林鄭要在學校大力推動國安教育,有楊局長和譚人大做樣辦,一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