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留後着 隨時擴打擊面

特朗普留後着 隨時擴打擊面

【本報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簽署的行政命令,如像菜單那樣列出對港實行的措施,但是部份措施緩急鬆緊仍留有空間,亦都不排除再有後着,制裁名單有多闊將是一大關鍵。

簽署行政命令之前,美國只對未列明數目的中國官員及其家屬實施入境簽證限制,以及停向本港出口國防和軍民兩用科技裝備。行政命令列明美國各部門須在15日內落實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改變,取消給予香港出口許可豁免、禁出口敏感技術予香港、對香港國際貿易船隻的互惠課稅協議、終止給予港警訓練以及一項學術合作計劃和人才交流計劃等措施,皆屬短期內事在必行。

短期內排除限制兌美元

行政命令中重新分配給予香港人難民申請配額,以及暫停與香港之間引渡協議,分別用了「考慮」和「有意」的字眼,意味最終是否落實和何時落實尚有迴旋空間;而香港特區護照待遇與中國護照看齊的一項,執行時對港人的入境審查亦可鬆可緊。

白宮雖強調行政命令沒條文令港元和美元不能再自由兌換,但美國《華爾街日報》之前報道指有國務院官員提出過這選項,只是「至少在短期內」排除在考慮之列。

《香港自治法案》針對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次級制裁亦有可能影響金融運作,該法律除要總統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實施禁止入境和凍結資產制裁,亦制裁跟這些官員或機構有顯著交易的銀行,對這些銀行的十大制裁措施,包括禁止美國的銀行對它們貸款、禁止在美國進行外匯交易等。如果受制裁官員和機構名單範圍闊,受波及的銀行數目亦勢會更多,對香港金融運作的影響亦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