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版國安法引發多間外媒撤出香港,繼《紐約時報》將香港數碼新聞業務調配往韓國首爾後,另一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該報及《華盛頓郵報》亦考慮重新編配人手到其他分社。記協主席楊健興認為在國安法陰霾下,外媒撤離香港是短期趨勢,憂慮對國際媒體對港報道減少。
《華爾街日報》擬撤港人手
《華爾街日報》前日引述消息報道,該報及《華盛頓郵報》正考慮重新編配人手到其他分社,報道引述母公司道瓊斯(Dow Jones)發言人指正評估香港狀況,但強調仍會報道區內新聞。《華盛頓郵報》發言人說,正評估國安法影響,但不打算縮減在香港的運作。至於以香港作為地區運作樞紐的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及英國《金融時報》則稱沒有即時遷走人手的計劃。
上周港府拒絕給《紐時》資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的工作簽證續期,但沒交代原因。《紐時》前日發給員工的內部電郵表示,部份香港員工最近獲取工作許可能遇障礙,情况非常罕見,擔心國安法對新聞業造成大量不確定性,因此決定分散區內的編輯人員。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發表聲明,禁止儲百亮在港工作,顯然違反《基本法》賦予香港人新聞自由的根本承諾,呼籲入境部門收回決定。本報聯絡儲百亮,但他拒絕接受訪問,入境處則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
楊健興認為外媒削減香港業務是別無選擇。他指儲百亮一事給予外媒清楚訊息,政府會因政治因素收緊外國記者工作簽證。此外,國安法條文例如「勾結外國勢力」定義廣闊,加上第54條列明會加強對外國的新聞機構的管理和服務,預見會如內地般管理外媒,令外媒萌去意,「如果喺外面做到同一樣嘢,但係香港做新聞越來越難,法律風險越嚟越大,趨向一定係搬走」。他預料外媒未來只會保留必要人手在港,或聘用香港自由工作者。楊憂慮日後外媒對香港的報道將無可避免減少。
經常接受外媒訪問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現象反映外媒對香港未來新聞自由不信任,「隨時俾你打壓,又或者隨時唔畀你簽證」。她透露,有一間以香港為亞太總部的國際媒體記者亦向她說,機構曾開內部會議商討是否要將總部搬走,嚴重削弱新聞自由。不過,她說仍可透過視象訪問接觸外媒,此現象或令國際傳媒更着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