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他鄉】工作假期洗大餅  升級學校掌廚 女生英倫開檔賣雞蛋仔

【逃走他鄉】工作假期洗大餅  升級學校掌廚 女生英倫開檔賣雞蛋仔

【逃走他鄉】
一年前,我和女朋友帶着小量積蓄到英國展開新生活,為的是趁年輕嘗試在英國開餐廳,闖一番事業。回想初到英國,一波三折。租屋失敗、小食檔申請多番被駁回,坐食山崩,迫不得已靠洗碗為生。一年後,餐廳夢雖然仍未成真,但我已擁有自己的市集小食檔,賣港式雞蛋仔、珍珠奶茶、大阪燒等,並當上英國寄宿學校廚師,新生活漸上軌道。

我在香港長大,新聞系畢業,隨後到英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畢業後背遊世界460日,我的第一份廚師工作是在德國黑森林的餐廳負責亞洲小炒,並開始在fb「廚職背遊 梁芷靈BackpaCooking」專頁分享我在世界各地生活的經歷。無論留學或背遊,我都節衣縮食,衣食住行開支平均是每日200港元。

我現在拿的是工作假期簽證,居於英國劍橋郡一個小城市伊利(Ely)。剛到英國時,本來打算先「安居」,再「樂業」。但搵屋時發現,大部份英國業主需要出示工作證明。逼於無奈,我惟有改變計劃,先找工作。寄出多份履歷,最快回覆的一份是英國餐廳的廚房雜工(kitchen porter),時薪是當時的最低工資8.21英鎊。雖然時薪不高,但見工翌日便可馬上開工,我還是接受了聘用。工作範圍包括洗碗、洗廚房、倒垃圾及搬凍肉罐頭等粗重工夫。雖然做得很吃力,但為了取得僱主的推薦信,我惟有每天咬緊牙關頂硬上。

折騰半年後,我終於成功申請露天市集小食檔,投資額只需數千港元,適合資金有限、沒有創業經驗的我。

英版譚仔倒垃圾 辛勞連踩16小時

平日一般返朝七晚四,但繁忙時間如星期六日則要連踩16小時。廚房大約有15個廚師,大部份來自東歐,長期講意大利文、捷克文。很多人無法說出一句完整英文,甚至要用身體語言溝通,我和朋友笑言自己在「英國版譚仔」打工。很多讀者有疑問,唔識英文搵到工嗎?我的經驗是,學好當地語言固然必須,但作為落地第一步,求職者無需過份擔心語言能力,肯學肯做的心態才是最重要。

坦白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當上一名廚房雜工。但面對初來埗到的各種壓力時,我並沒有太多選擇。這份工對我來說,體力勞動極大,我的肌肉每天也在撕裂。其他東歐同事都是魁梧大漢,同樣的工作對他們而言輕而易舉,他們有時也會開玩笑,取笑我是「小矮人」。

做了廚房雜工三個月,終於找到住處安頓下來,可以着手轉工。幸運地,一星期內收到一間英國寄宿學校的面試通知,職位是廚師,負責800個中學生及教職員的午餐和晚餐。這份工作上班時間固定,返星期一至五,朝七晚三,待遇亦比雜工好,而且每年還有兩至三個月的學校假期,適合喜歡背包遊的我。

校內唯一亞洲廚 泰日菜式受歡迎

這間英國傳統寄宿學校擁有近千年歷史,環境猶如《哈利波特》內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距離我家只需步行七分鐘。同事絕大部份是英國人,工作環境與當初廚房雜工大不同。告別「譚仔」,亦告別擔擔抬抬,生活漸入佳境。

我是學校裏唯一的亞洲廚師。見工時,總經理告訴我,學校約有三成留學生來自亞洲,他們反映英式餐單不太合口味,希望我能帶來改變。我曾在德國做廚師負責亞洲小炒,這個工作經驗令他決定聘請我。入職後,除了傳統的英式菜,我每星期也會引入一款亞洲菜式,例如泰式沙律和日式煎餃子。新的元素不單止受亞洲學生歡迎,英國學生和教職員也很喜歡。

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不忘申請開設小食檔,實現老闆夢。雖然我的目標是開餐廳,但因為資金有限,加上沒有做老闆的經驗,我決定先投資露天市集小食檔,小試牛刀。申請小食檔看似容易,但原來困難重重。我半年內入標三次,都無功而還。折騰一番,最後憑着「賣雞蛋仔、珍珠奶茶」的計劃書成功中標。除了要說服地方政府,還要通過食物安全及衞生審核,以及一連串手續。

小食檔無需裝修,省卻燈油火蠟。而且不需要預繳數月租金,可保持資金流動性。經營小食檔節奏較慢,與顧客距離近,煮食時可與街坊溝通,摸索英國顧客的文化與口味,適合創業新手如我。

小食檔投資$5000 終極目標開餐廳

我的投資總額約5,000港元,主要用作購買流動帳篷、工作枱、電磁爐等。

針冇兩頭利,露天小食檔的壞處是要朝桁晚拆、日曬雨淋。我的「舖位」是一塊空地,每次開舖也要由零開始,將流動帳篷、食材架撐等用手推車由屋企搬去市集,而且至少來回五、六次!逢星期一至五,我在學校做廚師;收工後,補給小食檔所需。周末開檔前夕,需要準備食材至凌晨三點,睡一兩小時就起身開檔;星期日還要進行大清潔、埋數,以及網上宣傳。雖然忙碌,但小鎮的英國街坊十分喜歡我的亞洲街頭小食,回頭客絡繹不絕。熟客說:「食完就當去咗旅行!」令我有很大滿足感。

現時受疫情影響,寄宿學校廚師暫時停工,小食檔最快亦要等8月才復市,在家隔離百多天期間就研發新菜式及撰寫旅遊專欄。工作假期簽證完結後,我計劃以BNO護照或其他簽證方法繼續留英,終極目標是在英國開餐廳。雖然香港居住環境擠逼,但每天可以見到屋企人,現在與家人分隔兩地,只能靠視像通訊。因我在英國的收入較香港少,所以鮮有出街看電影吃飯,三餐都在家煮食,最大的娛樂是到河邊散步。朋友常問我:「思鄉嗎?」坦白說,在留學、背包遊期間,以至現在也沒有。我愛香港,但當我選擇了到其他國家開始新生活,就要盡一切努力調整心態去適應各種不同環境。

梁芷靈,80後女生、旅遊專欄作家。愛背包遊,至今遊歷53個國家、168個城市。現以工作假期簽證居於英國劍橋郡伊利,任職學校廚師和小食檔老闆。

我是學校唯一的亞洲廚師,每星期引入一款亞洲菜式,很受學生歡迎,亦成為我的優勢。

廚房雜工主要負責洗碗碟、洗廚房,還有倒垃圾等粗重工夫。

當我選擇了到其他國家開始新生活時,就會盡一切努力調整心態去適應。

我現居於英國劍橋郡一個景色優美的小城市伊利。

我享受背包遊世界,每當假期就會把握機會到處旅遊,如這次的愛丁堡之旅。

facebook : backpacooking

撰文、攝影:梁芷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