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助無BNO港青居留 美九駐港前領事聯署 促國會提供政治庇護

英研助無BNO港青居留 
美九駐港前領事聯署 促國會提供政治庇護

【本報訊】北京政府在香港硬推國安法後,英國承諾放寬在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的居留權,惟未惠及回歸後出世的年輕人。有見及此,內政大臣彭黛玲正設法給予18至23歲的香港年輕人前往英國的權利。

彭黛玲前日向下議院內政事務專責委員會表示,她正積極地審視香港18至23歲年輕人的情況,因為他們的年紀沒有資格取得BNO。她承認這問題十分複雜,但稱「願意向這群人作出承諾」。

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表明正審視給予18至23歲的香港年輕人居英權。資料圖片

羅冠聰倡協助被捕示威者

正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歡迎彭黛玲的決定,認為英國為香港年輕人擴充BNO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指出因示威被捕的人中年紀最少的只有14歲,促英國政府審視他們是否適合入境時,不要考慮與示威相關的犯罪紀錄,甚至給予待遇,又建議實施背景審查,阻止涉對示威者濫暴的警察和官員以BNO前往英國。

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外界憂慮參與示威的年輕很快便成為中國政府的清洗目標。末代港督彭定康也認為很多示威者都屬於這年齡層,是BNO擴權政策的裂口,也是最脆弱的一群,在新訂立的惡法下處於危險。

除了英國,美國亦積極推動為失去民主的香港人提供救生艇。消息指,九位前駐港美國總領事和十多位前國務院官員去信美國國會,促請向香港人提供政治庇護,並表明支持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提出的《香港安全港法案》,向備受國安法威脅的人提供政治庇護。

參與這次聯署的是1990年後履新的領事,包括夏千福、唐偉康、楊甦棣、祁俊文、包潤石、郭明瀚、唐若文、米勒和威廉斯。他們批評港版國安法繞過立法會在香港實施,削弱香港人權,從根本破壞北京對港的承諾,令港人面臨更大被監禁和迫害的危機,又形容香港情況緊急,需要美國強烈回應,而美國長久以來也會向逃離專政的人提供安全港。

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夏千福有份簽署《香港避風港法案》,向港人提供救生艇。資料圖片

美法案下周一眾議院表決

另外,國際戰線推手之一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HKDC)總監朱牧民表示,《香港安全港法案》和另一條旨在為香港人提供難民及移民保護的《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會合併為年度《國防授權法》中香港部份的修正案,最快下周一於眾議院表決,不但比預期早通過,而且總統肯定要簽署。

朱牧民對修正案獲加入眾院版本的《國防授權法》很有信心,因為法案委員會主席是立場撐港的麥戈文(Jim McGovern)。另外,他又正向參議院推動類似的二合一方案,確保參議院版本的《國防授權法》都有此修正案。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