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版國安法陰霾下,香港作為亞洲新聞中心的地位受到動搖。美國《紐約時報》決定將數碼新聞業務撤出香港,搬到南韓首爾,因港版國安法「令新聞機構感不安」,亦製造了不明朗狀況。
《紐時》指,過去數十年來,香港一直吸引不少英語新聞機構到當地設立亞洲總部,原因是對外國公司保持開放、毗鄰中國,而且沒有任何特別的審查限制,然而隨着港版國安法通過落實,已不再一樣。在中國採訪時經常遇上的障礙,原本在香港很少見,但如今《紐時》部份員工在香港申請工作許可時卻遇障礙。
港減三分一員工
鑑於「在中國嚴厲管治下,香港面臨一個新時代」,《紐時》編輯部認為「需要在亞洲區內設立多一個運作基地」,最終決定將數碼新聞組記者編輯撤出香港,在未來一年逐步遷往首爾,人數約佔集團在香港分部員工約三分一。《紐時》負責國際新聞業務的管理層及編輯部周二在員工備忘錄指:「中國在香港通過影響廣泛的國安法,對我們的營運和新聞業務產生大量不確定性。我們認為應審慎制訂應急計劃,並着手令我們在該地區的編輯部僱員多元化。」
《紐時》在香港設立分部已有數十年,分部除了是集團在亞洲地區採訪記者及編輯的基地,近年亦成為該報24小時數碼新聞營運的重要一環。這次雖然決定將數碼新聞業務撤走,不過《紐時》仍會有記者駐港繼續報道有關香港和地區的新聞,「我們會繼續、甚至加強報道有關這個城市的蛻變,並以香港作為中國的窗口」。國際版《紐時》的出版、廣告及市場部員工都會繼續留港。
《紐時》仍會繼續在香港大額投資,但表明在不明朗情況下必須採取行動,「任何對業務的破壞都有可能破壞我們的新聞,這在當下來說比一切來得更重要」。《紐時》發言人說:「香港數十年來都是支持亞洲新聞自由的領袖,能持續下去非常重要。」
上周香港政府拒絕給《紐時》記者Chris Buckley的工作簽證續期。Buckley是資深中國新聞記者,因為不時調查報道中國政治新聞、中共如何打壓新疆穆斯林及中國應對武漢肺炎疫情問題,成為中國官媒針對目標。
現時在香港除了《紐時》外,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法新社、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及彭博通訊社都有在港設地區總部並聘用大量員工,消息指它們暫未有計劃撤出香港。
中國外交部拒評《紐時》將數碼新聞業務撤出香港的消息,只表示在港版國安法下,傳媒只要守法就不用擔心。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