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傳包括「六人幫」及建制派

名單傳包括「六人幫」及建制派

【本報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執行《香港自治法》,賦權華府針對凍結所有執行國安法、破壞香港自治、損害香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侵犯香港人權等人士或團體作出制裁,雖然是否有名單出爐尚是未知之數,惟過去一段時間,美國政界曾有人提出不少「建議」,特區政府官員亦榜上有名。

海外團隊曾點名140人

特朗普去年底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外界已經關注未來制裁名單上,哪些港官榜上有名。一直關注反送中運動的美國共和黨海外事務組織副主席俞懷松(Solomon Yue)就曾在Twitter發文,公佈一份聲稱是「外洩制裁名單」,當中有六名港官及政客,被稱為「六人幫」(Gang of Six),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當時剛卸任的前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被質疑與元朗鄉黑勢力關係密切的新任處長鄧炳強,以及被俞懷松戲稱「第一好朋友」的行會成員兼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另外,有參與抗爭運動的海外支援團隊,亦曾公佈一份載列140人的黑名單供國際參考作出制裁,包括港府和警隊高層,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亦被點名。

對於被外國政官「點名」納入制裁,葉劉淑儀曾公開「發牢騷」,指香港政界及傳媒忽視了《人權法案》中的條文或阻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稱對香港創科發展傷害極大,批評大部份人只以「八卦」心態關注制裁名單,「發洩私怨」。

不過根據已經生效的港版國安法,請求外國或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支援實施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會被視作違反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惟法例未有清楚列明是否包涵針對個別人士,有不具名法律界人士指,在國安法灰色地帶下,如有人向美方提議制裁名單,或有一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