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肺肆虐,聲稱可殺菌、抗病毒的除菌掛卡、除菌襟章等被熱捧。消委會檢視14款「除菌掛卡掛章」產品,發現部份產品功效只適用於特定環境和有不少使用注意事項。有廠商的試驗環境與現實際情況差異極大,產品功效證明理據牽強,實際防疫功效成疑,已轉交海關跟進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消委會檢視11款除菌掛卡、襟章或掛包款式,及3款筆型或棒型產品,售價介乎29至168元,相差4倍多。產品聲稱開封後或使用起計,有效期為兩星期至兩個月。
消委會根據廠商測試報告作分析,14款樣本中,僅9款的供應商在限期前應消委會要求提供產品的殺菌、抗病毒效能資料,惟當中絕大部份未能證明產品於實際使用環境及情況下,能有效消除特定病毒或減低特定病毒的感染性。
釋放氣體易令小孩不適
以Nano Virus Buster除菌掛卡為例,供應商提交的效能試驗證明報告顯示,產品在放置首一小時後,試驗空間內空氣中的噬菌體數量減少98.7%;3小時後,空氣中的噬菌體數量減少99.9%。不過,在其「自然衰減」對照(沒有使用產品)試驗中,相對時段的空氣中噬菌體數量減幅亦分別約93.9%及99.4%。結果顯示,兩組試驗的消減細菌病毒幅度僅約0.5%及4.8%的差別。
另以novopin為例,報告顯示其試驗是在空間內二氧化氯氣體濃度達到指定水平(20ppb)才開始,同樣是在試驗空間內噴灑含噬菌體液體和抽驗空間內空氣中的噬菌體數量。結果顯示半小時後,試驗空間內空氣中噬菌體的數量下降近一半。消委會認為,待二氧化氯氣體濃度達若干水平或放置24小時才開始試驗,與使用產品的真實情況不同。若這些做法為產品建議用法,供應商有責任在包裝標籤清楚說明。
「綠淨淨」和「MIP」亦有標示問題,標示指「殺菌率達99.9%」和「99.9% sterilization(消毒)」,但其供應商提供的報告顯示,試驗時使用25包樣本,經4小時試驗後,所得平均殺菌率約為85.3%,效果與標籤說明有明顯差距。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提示消費者,除菌卡釋放的氣體容易令小孩不適或過敏,應避免讓兒童接觸到相關化學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