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同志電影 - 陶傑

打擊同志電影 - 陶傑

中國公佈電影多項新規條,除了慣常的不准美化民國,不准醜化公安,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還加上一條:愛情題材不能過度甜蜜,以及同性戀點到即止,結局必須轉化為友情。

輿論再次大譁,怯生生的低聲追問這樣全線正能量,還有什麼電影可拍。電影講的就是衝突,但現在的共產黨要講和諧。不喜歡的話,可以另行去荷里活發展。

「同性戀點到即止」,這一條倒沒有錯。

同性戀若在戲劇和藝術中表現,只有含蓄、轉折、暗示,亦即用興比手法,才是上乘作品。

「沙漠梟雄」、「蜘蛛女之吻」、「雙姝怨」,都是第一流的男女同志電影。到了大衛寶兒和坂本龍一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一對男主角四目交替色慾濃艷的眼神,已嫌略為over the top。同志電影須在空白處玩曖昧,而且必須以同性戀為手段,表達超越同性戀的人類大愛。若拍來純粹為了同志平權,要當做政治宣言,這樣的電影市場小眾,必定不好看。

因為在銀幕上兩個男人脫得赤條條,公然揩擦愛撫,在美指和攝影方面,再法國Feel,也有巨大的挑戰。男主角的樣貌與身形,要千挑萬選,不要忘記電影有女觀眾,不同的年齡階層,對於男色,審美標準各異。壞在導演自己是基界人士,按照自己的口味選角擺佈,在視覺的市場上,難有最大公約數。而且這種猴擒吞剝、菊艷春暖的床上活動,不必在大銀幕看,好此道者自己上網去同志專門四級頻道,明刀明槍的可以看個夠。

同性戀既然受壓抑,那麼就繼續壓抑下去好了。藝術創作越在壓抑之處,越有光芒。賈寶玉是不是雙性戀,曹雪芹沒有明說,更在與秦鐘做同學時有點過場式的暗示,加上其本人的氣質裝扮,一切讓讀者自己領會。

同志電影迫不及待,就怕觀眾歧視,也怕觀眾看不懂,更怕社會不接受,嚕嚕囌囌的用鏡頭講耶穌,赤條條的表白,等同看偵探片兇手十分鐘就出場,以下不必看了,起身走人。

近年這類電影,左膠影響,都犯了直白的毛病。發展到兩個老男人多場同志桑拿開房,太過份了,give me a break。

記住:藝術是藝術,不是Statement。宣言留給集會與論壇,不要入侵戲院。

中國政府限制同志電影,基情如何轉為友情,很簡單:約炮完畢,七十歲還遇見,就是友情了。叔叔伯伯公公,在那種年紀,老嘢遇到老鬼,是沒有慾火的。不讓你拍,只是與其他一樣,不准那麼露骨,這一條是一項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