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聯會悼念抗極權英雄「學習劉曉波 承擔倖存命運」

支聯會悼念抗極權英雄
「學習劉曉波 承擔倖存命運」

【本報訊】昨日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三周年。支聯會晚上舉行「我們都是倖存者,在2020年的香港紀念劉曉波」悼念活動,以網上直播與全球連線,邀請多名嘉賓發言,包括王超華、艾未未、杜家祁等人,回顧劉曉波與極權抗爭的一生。他們關注港版國安法威脅香港,勉勵港人要與劉曉波一樣坦然承擔倖存者的身份,繼續抗爭。

今年悼念劉曉波主題為「我們都是倖存者」,會上擺放了劉曉波的頭像雕塑,其底座記載其生卒年份及其名言「我沒有敵人」。這亦是他當年面對極權政府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審訊時,其自述文章的名稱。主持人表示,政權當年海葬劉曉波,試圖徹底抹去他在世上的痕跡,但強調政權即使能消滅其肉身,也不能消滅其遺志。

支聯會昨晚悼念劉曉波逝世三周年,眾人向劉的頭像默哀。

劉霞昨沒有出席悼念活動。資料圖片

劉曉波頭像擺滿鮮花。

艾未未:港年輕人充滿智慧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發言時指,劉曉波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香港近期實施的港版國安法同樣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通常同人解釋國安法都會用劉曉波做例子,佢因為《零八憲章》以言入罪。」他引述劉曉波說過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被以言入罪的人,但明顯他不是最後一個,在港版國安法下暫時未知港人會否因此而判罪。

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稱,劉曉波一生背負「六四倖存者」的身份,終生致力推動內地政制民主化,一直提醒世人勿忘當年慘劇。她指,倖存者的身份比種族與國籍所帶來的身份更為沉重,而香港人經歷過去逾一年的反送中運動,目睹眾多抗爭者流血、入獄,甚至犧牲生命,情況將與當年八九六四屠城後倖存的一代無異。她希望港人可在劉身上學習如何坦然承擔倖存者的命運,以真誠面對愧疚,並嘗試變得堅韌,甚至面對牢獄仍不畏懼。

社民連主席黃浩銘則分享「如何面對失去自由」,稱首次入獄時閱讀《劉曉波傳》,當年雖不能完全體會劉當時的心情,但從其身上學會了以平靜與樂觀的心態面對政權打壓。他希望港人面對抗爭者犧牲與港版國安法壓境下,也應以劉為榜樣,勇敢地繼續為民主奮鬥下去。

悼念會上,眾人為劉曉波默哀外,亦播放已故台灣歌手張雨生的《大海》作悼念以及全球各地民運人士、學者與藝術家紀念劉的片段,包括王超華、艾未未、杜家祁、林培瑞、黃耀明等。

其中內地知名藝術家艾未未稱,香港人過去一年為民主自由的付出,值得國際肯定。他坦言現時形勢對香港非常壞,因港版國安法改變了香港的法制與生活方式,這等同終結了香港的自由。不過,他指香港年輕人充滿智慧,相信面對強權的反抗不會因威權而消失,又指劉曉波是當代中國最大的精神遺產,亦是最優秀的知識分子之一,勉勵港人在爭取民主的路途上向他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