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在是越來越無語的時代,曉波如果在生,上月他就應該自由了。他所希望的一個民主中國是越來越看不見希望,他一直對香港抱有感情,畢竟每年六四燭光晚會,焦點都在那裏。他絕對想像不到香港局勢會發展成今天這樣!」今日是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三周年,其生前好友野渡對本報表示:「我相信他看到香港社會自由的喪失,但同時也會看到民間社會的抗爭行動。」身處德國的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亦指,若劉曉波尚在生,相信他會對香港人說:「繼續你們捍衞自己權利和尊嚴的抗爭,世界站在你們這一邊,我也是你們最堅定的戰友。」
特約記者:心語
德國肯彭市(Kempen)今日將舉行劉曉波逝世三周年紀念活動,會場設在市內的基督教托馬斯教堂(Evangelische Thomaskirche),全球連線同時紀念。活動由德國人權活動家羅蘭德.庫訥(Roland Kühne)牧師與廖天琪發起,電視系列片《河殤》總撰稿人蘇曉康、《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等人亦會參加。此次紀念活動將加入反對港版國安法,聲援港人維護自由民主內容。
德辦悼念 聲援港人抗惡法
廖天琪特意為本報撰寫悼念劉曉波的文章,提及2007年劉在〈我看回歸十年的香港〉一文中表示,「香港回歸十年,對北京政權是榮耀,對港人卻是悲哀……但北京政權用溫水煮蛙方式蠶食着香港的自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香港的新聞自由。」劉在文章又指:「作為仍然生活在獨裁大陸的我,為每年『六四』忌日閃亮在香江畔的燭光而感動,更為自2003年以來的爭取雙普選、七一大遊行而振奮……因為點燃這不滅燭火的,是港人珍惜自由、維護正義和反抗暴政的良知。」
廖天琪表示:「讀到曉波這段話,再看看今日香港在港版國安法凌辱、壓迫下的喘息呼喊,令人扼腕。13年前曉波就說:『普通港人才是政治智慧和道義精神的富有者』,那麼今天,他會說:『香港人,你們是智者、勇者,繼續你們捍衞自己權利和尊嚴的抗爭,世界站在你們這一邊,我也是你們最堅定的戰友。』」
劉曾盼赴維園同悼六四
劉曉波生前憂心中國政治,亦對八九學運有無限內疚及遺憾。他曾對記者指,香港每年的六四燭光晚會讓他十分動容,希望有一天能夠到香港維園,和港人一起燃點燭光,照映全世界。劉生前的好友野渡也對本報表示,「(相信)他絕對想像不到香港的局勢會發展成今天這樣」。就香港多個民間團體及政黨曾在銅鑼灣時代廣場擺放劉曉波銅像,供民眾獻花悼念,但隨着港版國安法通過,舉辦這些悼念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困難。野渡表示:「我們都注意到了,它(中國政府)把整個體系移植到香港,這也是讓我們所恐懼的,讓香港現在和將來面臨同樣的恐懼!」縱容局勢艱辛,但如劉曉波生前一直寄語外界,「未來自由中國在民間」,野渡指:「我相信他看到香港社會自由的喪失,但同時也會看到香港民間社會的抗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