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小企借貸一向困難,尤其當前受疫情打擊兼環球經濟衰退影響,支援中小企更加逼切;羅兵咸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合夥人吳冠豪認為,中小企融資難做,主因之一是難準確評估借款人的信譽能力(credit worthiness),「分唔清楚邊間企業借唔借得過」,但如能運用實時數據(alternative data)輔助,就能更清晰掌握中小企全局營運狀況,銀行或財務機構可更快速審批貸款要求。
中小企融資多數無磚頭(抵押品),吳冠豪指借款人提交的財務報表往往屬滯後資料,故市場均希望研究,如何運用實時數據協助批核;例如一間小企餐廳的繳費單據,包括水電量或強積金供款等,更能準確反映企業生意優劣狀況。
虛銀或推優惠搶中小企
不過,要跟不同交易對手協商收集這些大數據,且符合商業可行原則運作並非易事,吳認為除非是具盈利及科技投資規模的大型銀行,才有實力裝載這些實時數據配套接合系統。
另一契機可能來自金管局去年批出的八個虛擬銀行牌照,吳冠豪相信在當局推動普惠金融政策目標下,虛銀會透過金融科技平台,積極推更多中小企優惠貸款,爭取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