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肚臍(上) - 李碧華

凸肚臍(上) - 李碧華

每個人生命中「第一個傷疤」,是肚臍。

人出生後,醫生夾緊並剪斷臍帶,成獨立個體的BB,等待若干時日那臍帶變乾,自動脫落、縮回,形成一個個的肚臍──也是黃少玲一生的煩惱。

小時候,大人給她吃過的零食,也是古老餅食,小圓餅上有層星狀凸起的糖霜塊,五顏六色,「花占餅」又喚「肚臍餅」。

「這是誤導。」少玲心想:「肚臍餅應該凹的,凸肚臍是怪胎。」

世上90%的人都是凹肚臍,因為埋口時四周的脂肪凸起,肚臍自然就凹進去。只有10%的人,因醫生手術小小偏差(但他們不認為如此),而手術後這個位置恰好有疝氣(小腸氣),多出來的表皮組織無法完好地與腹肌融合,那就形成了凸肚臍。

一直不知道,還以為人人一樣,而且黃少玲的凸肚臍特別醜,它不是傷疤,卻如同一個小腫瘤,直至有一天在幼稚園的廁所,赫然發現自己「與眾不同」,成為詫異和取笑的對象,還被看作怪物。

她拼命摳,想把它挖掉,但不行,摳出血也不行!

少玲日漸長大,她不敢去游泳、穿露腰裝、做瑜伽、桑拿,這心事不想同朋友訴說……

後來交了男朋友,以為坦誠相向,「愛」勝過一切。在床上,他見到那怪異刺目的凸肚臍,有點「打擊」,但強裝無事,這回性愛並不圓滿,以後的性慾也受着影響──男友與她分手後,還在朋友圈唱揚,不是𡁻完唱而是笑住唱,充滿揶揄嘲弄,令她心靈受創,抑鬱憤恨。

「你平日彎腰久了,感到肚痛,肚臍就更凸了,這是自小已有的疝氣病,所以這回整形手術是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醫生鼓其如簧之舌:「一個美觀的肚臍對每個女人來說很重要,至少有10種刀法,可以改變你一生。」

果然改變了她一生──她死了。(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