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海外置業有如「隔山買牛」,近年屢遇爛尾風波破財,有物業投資專家教路指購買海外樓,須慎選信譽發展商,另外在武漢肺炎等經濟不穩下不宜買遠期樓花,反而可考慮買「現樓」,簽約前最好親身視察樓盤。若一旦不幸遇到樓盤爛尾,應盡快組織其他買家合力追討。
泰代理離職 業主無人跟進
英國資深投資者James Lai提醒港人購買英國樓時,應多瀏覽當地的地產網站,了解當地租務成交(租金變化)以了解該區發展潛力,勿只聽從代理片面之詞。除了租務回報,發展商背景亦應知道,例如英國不如香港有四大發展商可作參考,買家要自行上網做功課,翻查發展商資料和相關新聞。他建議盡量選擇市場佔有率較高及較穩健的發展商,「揀大嘅,即使回報率低,起碼都攞到層樓,同埋物業質素有保證」。他又教路,如果買獨立屋一定要當地親身視察,勿輕信網上宣傳片。
櫻之不動產行政總裁張明珠從事東南亞物業買賣多年,她提醒港人買泰國樓時須格外小心,她提到泰國人工作文化是一旦其中一名代理離職,其客戶便成為「無主孤魂」。然而港人在外地置業後往往由當地人幫忙找租戶、或買傢俬、開銀行戶口繳交水電煤費用。
代理若離職會令業主難於管理物業,甚至另花錢再找人收租。而且泰國貧富懸殊嚴重,業主未必容易覓得願意付高昂租金的租戶,若港人把海外置業當作投資工具,可能未必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