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無視國際反對,前日按最高法院裁決,將有1,500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用途由博物館改回清真寺,本月24日起「像其他清真寺一樣」開放信眾祈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對土耳其決定「深表遺憾」,並擬在下次會議審視大教堂保育狀態。
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自1934年經內閣決議闢成博物館。但前日土國最高行政法院判說,「產權屬於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基金會』,其章程將建築定為清真寺,地政機關也登記為清真寺」;認為應按捐贈單位意願使用場地。
UNESCO:深表遺憾
裁決後兩小時,埃爾多安即簽署相關行政命令,同晚以電視直播向全國演說,宣告聖索菲亞會由博物館改回清真寺,7月24日起開放祈禱:「就像其他清真寺一樣,聖索菲亞大門為所有人而開,包括公民和遊客。」總統發信人指大教堂內所有基督宗教肖像都會保留。
UNESCO同日發聲明,對土耳其未磋商和知會就改變大教堂用途「深表遺憾」,關注此舉對大教堂普世價值的影響,促土耳其盡快與組織對話;聲明又提到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會在下次會議中,審視大教堂保育狀態。此前組織已數度致函土耳其政府,裁決前一晚又向土耳其駐組織代表反映關注。組織說世界文化遺產牽涉法律承諾和義務,「相關國家須確保登記在境內具顯著普世價值的財產不變;變更前須先通知組織,有需要由世界遺產委員會作審查」。
美國國務院對於土耳其的決定表達「失望」。俄羅斯國會上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賈巴羅夫亦稱土耳其此舉是「錯誤」,不只對穆斯林世界沒好處,「反致各國相互碰撞」。希臘則批評土耳其公然挑釁文明世界,文化體育部長曼多尼責埃爾多安「把國家帶回六世紀」。
對於國外反對聲,埃爾多安強調聖索菲亞歸土耳其管轄,「對我們司法裁定的任何異議,將視為侵犯主權」,又辯說若堅持聖索菲亞做博物館,「無異於要求梵蒂岡得變成博物館,不得祈禱」。當日隨即有大批穆斯林在聖索菲亞前的廣場祈禱。
1934年闢成博物館
聖索菲亞大教堂及周邊建築群建於532至537年,1453年鄂圖曼帝國(土耳其)將它改成清真寺前,曾為東正教堂及天主教堂。至1934年,土耳其共和國國父凱末爾簽署內閣決議,翌年起將它闢成博物館,開放所有人進場。1985年獲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讚揚大教堂「是建築傑作及逾千年歐亞交流的獨特見證;用作博物館反映其普世本質,是(多元化)對話的有力象徵」。
英國廣播公司